一早起來看到幾個談退休後的生活和理財帖子,談一下我的認知和體會。首先定義我的“退休”:64歲正式和職場告別,不再去辦公室,最多臨時去幫忙。還有幾個出租房要管理,房客進出,起草合約,安排維修,小活還得自己幹,比如牆上補個洞,換個水龍頭什麽的,當然還要收租,不可避免還要催租。這些我都認為不算“正式職場工作”。
退休後的理財:我的原則是保本為主,風險控製比回報率重要,大約50%的現金放在政府債券,都是4周的,到時自動購買,把政府給的利息留在銀行賬戶,每年收入也不少,旅遊費用夠了。
退休後,所有的收入,基本用掉,生活極大改善,至少商務艙躺平是很舒服的事。“投資”,那美好的一仗於我已經結束。
不需要逃頂,因為不再做短期投資,需要錢用,債券賬戶拿,需要大筆現金的事幾年來隻有一次,買退休房,因為不貸款,而原來住的房子還沒有賣掉。一下子從股市拿出好幾十萬。錢是用的,不能隻考慮放在股市裏每年的回報。現在股票不到十分緊急需要大筆現金,基本不賣。
不需要定投了,因為沒有閑錢投資。現在所謂play market,隻不過是每次幾千元,隻投大盤指數股。走筆到此,真要感謝創立指數股的人,減少了我多少麻煩,還能“打敗”90% 的基金經理!
但我需要“買低”。退休後賣掉自住房後,有了一大筆現金,因為新買的退休房沒有貸款。原有的出租房,準備逐步賣掉,原因很多,利弊都有,不細說。這樣手中的大筆現金就必須有一個安全港,債券和指數股是我的首選,如上麵講的,風險控製比漂亮的回報率更重要。手上有一大筆不是急需用的錢,如何投資股市?我基本參考投壇“糊塗”兄的建議,2% 原則。當然不能機械,不然幾十年的股市拚搏經驗就沒意義了。
沒有逃頂,等著抄底,暫時沒機會抄,就把錢放在賬戶裏,一年4點幾的回報,也能接受,希望不會一年中沒有任何機會。如果真是如此,那我更高興了,因為主力已在股市,不能抄底,那就是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