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飛英偉達是我的大錯」——Stanley Druckenmiller罕見的後悔時刻

「賣飛英偉達是我的大錯」——德魯肯米勒罕見的後悔時刻

在投資界享有“零虧損神話”的對衝基金傳奇人物Stanley Druckenmiller,曾以其卓越的宏觀判斷力和精準的資產配置聞名全球。然而,即便是他,也有“看走眼”的時刻。

押注AI核心資產:英偉達

早在2022年,當ChatGPT點燃全球對人工智能的熱情時,Druckenmiller就敏銳地察覺到AI將引發硬件層麵的結構性增長。他的基金在那一時期買入了英偉達(NVDA),認為其GPU芯片將成為AI浪潮的最大“鏟子供應商”。隨著2023年英偉達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他的持倉獲得了巨額收益。

據公開13F文件披露,截至2023年中期,Druckenmiller管理的Duquesne Family Office持有數十萬股英偉達,總市值一度接近數億美元。在這一波AI行情中,他被稱為“宏觀投資者中最早理解AI革命的人”。

過早賣出:“我舔著自己的傷口”

然而,進入2024年後,Druckenmiller選擇大幅減持甚至清空了英偉達倉位。他在接受CNBC采訪時坦言:“我以為AI的短期炒作已過頭……我賣飛了英偉達,現在正在舔自己的傷口。”
這番話迅速成為財經媒體的頭條,也讓人驚訝這位數十年未曾有過負年收益的投資大師,居然公開承認自己“錯了”。

從數據來看,英偉達在2024年上半年再度翻倍,突破3萬億美元市值,成為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而Druckenmiller在漲勢中離場,錯失了另一波暴漲。

投資啟示

德魯肯米勒這次操作,仍然是一筆盈利的交易,隻是**“賣得太早”**。但這個罕見的後悔,恰恰展現了他的投資哲學:

  • 他始終願意在趨勢早期下注,重倉進入;

  • 同時保持敏銳警覺,一旦預期改變,果斷退出;

  • 而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大師,也承認自己並非完美——這比永遠正確更重要。

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的錯誤不是虧錢,而是錯過更大的機會。”這次英偉達事件,提醒我們投資中**“踏空的痛”**,有時比“虧損的痛”更刻骨銘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