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嬸何福說…

回答: 稻盛和夫說見泥扣扣2025-07-26 14:32:16

苦的根源就在於“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麽,都會讓人陷入持續的緊張、困惑和不滿之中。人要想離苦得樂,就必須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觀感受都隻是一瞬間的波動,而且別再追求某種感受。如此一來,雖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慘;雖然愉悅,但不再幹擾心靈的平靜。於是,心靈變得一片澄明、自在。

 

對於人生,佛教給我們的建議是,除了別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時也別再追求那些感覺良好的心理感受。

 

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人類該做的並非加快速度,而是放慢追求快感的腳步。在追求健康、快樂和力量的過程中,人類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特質,於是特質一個又一個地改變,直到人類不再是人類。

所有跟帖: 

你想放慢腳步,可別人沒停,反而拚命在卷 :-) -newcomer321- 給 newcomer32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6/2025 postreply 14:55:40

你是卷王,3200%!快成眾矢之的了 :D -見泥扣扣- 給 見泥扣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6/2025 postreply 14:58:43

嚇我一跳 熟人也這樣說我 我以為你認識我 :-) -newcomer321- 給 newcomer32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6/2025 postreply 15:12:14

掐指算的,沒跑了 -見泥扣扣- 給 見泥扣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6/2025 postreply 15:14:00

隨波逐流,我們也參與其中,量力而行地【卷】。 -柴.思思- 給 柴.思思 發送悄悄話 (81 bytes) () 07/26/2025 postreply 15:09:10

量力而卷 -bigcat2026- 給 bigcat202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6/2025 postreply 15:16: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