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Gemini 讀了code,給了個分析。

首先直接回答您的核心問題:TradingAgents 的交易策略沒有使用神經網絡來做出最終決策。它的策略嚴重依賴技術分析作為關鍵輸入,然後由一個大型語言模型(LLM)在一個結構化的多智能體框架內進行解讀和綜合。

以下是其“交易部分”運作方式的詳細分解:


 

1. 技術分析師智能體 ?‍?

 

整個流程始於一個名為技術分析師 (Technical Analyst) 的專門智能體。這個智能體的唯一職責是分析價格和交易量數據,以識別趨勢和潛在的交易信號。

Image of Charts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Opens in a new window
Licensed by Google
  • 工作工具:技術分析師配備了一個 technical_indicator_tool(技術指標工具)。該工具能計算各種標準的技術指標。雖然完整列表很長,但提到並使用的關鍵指標包括:

    • 移動平均線收斂/發散指標 (MACD)

    • 相對強弱指數 (RSI)

    • 布林帶 (Bollinger Bands)

    • 平均動向指數 (ADX)

    • 超級趨勢 (Supertrend)

  • 輸出內容:技術分析師的輸出不僅僅是原始數字或簡單的“買入”/“賣出”信號。相反,它會生成一份詳細的、自然語言的報告,總結其從技術指標中得出的發現。這份報告會強調關鍵觀察結果,例如“RSI 顯示超買狀況”、“MACD 表明看漲趨勢”或“布林帶顯示波動性正在減弱”。


 

2. 交易員智能體的綜合分析 ‍?

 

技術分析師的報告隨後被傳遞給核心決策智能體——交易員智能體 (Trader Agent)。關鍵要理解的是,交易員智能體並非僅根據技術分析采取行動。它的角色是綜合來自所有分析師智能體的信息,包括:

  • 基本麵分析師 (Fundamental Analyst):提供關於公司財務健康狀況的見解。

  • 情緒分析師 (Sentiment Analyst):從新聞和社交媒體中評估市場情緒。

  • 新聞分析師 (News Analyst):報告重要的、可能影響市場的消息。

交易員智能體接收所有這些報告(包括詳細的技術分析報告),並將它們輸入到一個強大的大型語言模型(如 GPT-4)中。然後,模型會被提示扮演一個專家交易員的角色,權衡所有證據,以得出一個最終的、有理有據的決策。


 

3. 最終的交易決策 ?

 

最終的交易決策並非基於技術指標的簡單硬編碼規則(例如,“如果 MACD 線上穿信號線就買入”)。相反,它是由大型語言模型驅動的交易員智能體,在綜合了全部信息後做出的判斷。

例如,交易員智能體可能會收到:

  • 一份來自技術分析師的看漲報告

  • 一份關於公司基本麵的看跌報告

  • 來自情緒分析師的中性情緒評估。

交易員智能體將權衡這些相互矛盾的信號。其最終輸出將是一個決策(買入、賣出或持有),並附上詳細的推理過程,例如:

“決策:持有 (Hold)。盡管技術指標顯示出強勁的短期看漲勢頭,但公司的基本麵引發了對長期可持續性的擔憂。中性的市場情緒沒有提供足夠明確的信號來建立新頭寸。我們將繼續持有並在明天重新評估。”

本質上,這種交易策略是一種混合方法 (hybrid approach)。它使用傳統的量化信號(技術指標)作為基礎證據,但依賴大型語言模型的推理和語言理解能力,在更廣泛的市場因素背景下解讀這些數據。這使得其交易決策比純粹基於規則或“黑箱式”的神經網絡方法更為精細和情境化。

所有跟帖: 

喜歡看這樣的 -螺絲螺帽- 給 螺絲螺帽 發送悄悄話 螺絲螺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2/2025 postreply 15:20: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