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萬利潤:C 公司 vs. S 公司分析 Re: silentvalley 請教一下QBI 省稅的事

前提假設
公司淨利潤 1,000 萬美金,老板要比較 C Corp(C 公司)和 S Corp(S 公司)的稅務效果。假設公司不是 SSTB(Specified Service Trade or Business),所以超過收入門檻後 QBI(Qualified Business Income)扣除依然有效。假設已婚聯合報稅(MFJ),適用最高聯邦個人稅率 37%。社保稅(Social Security Tax)有封頂,2025 年為 168,600 美元。醫療保險稅(Medicare Tax)2.9%(雇主 + 雇員)加上高收入額外 0.9%。

1) C 公司 vs. S 公司基本差異
C 公司
公司先交 21% 企業所得稅,1,000 萬利潤先交 210 萬公司稅,剩下 790 萬。如果把剩下的利潤分紅給股東,還要在個人層麵交股息稅(20% + 3.8% NIIT)。所以 C 公司是典型的雙重征稅,實際綜合稅率大概 39.8%。也就是說,1,000 萬最終到老板手裏大約 602 萬。
優勢是如果公司打算把利潤長期留存在公司內部,比如做擴張、再投資,不分配給股東,那麽就隻用先交 21% 企業所得稅,剩下的錢可以滾動使用,不需要馬上交 37% 的個人所得稅,現金流壓力小很多。

S 公司
S 公司不需要企業層麵繳稅,所有利潤直接 Pass Through 到個人稅表,全部按個人所得稅繳稅(最高 37%)。但是 S 公司可以通過合理工資和分紅的搭配,工資部分要繳社保(有封頂)和 Medicare,分紅部分不用繳 SE 稅(自雇稅),隻繳聯邦個人所得稅。如果是非 SSTB 行業,還能享受 QBI 20% 的稅務扣除,前提是有足夠的 W-2 工資來滿足 IRS 的限製。規則是 QBI 扣除額是 QBI 的 20%,或 W-2 工資的 50%,取較小值。

2) QBI 扣除如何影響

假設公司稅前利潤是 1,000 萬。
發工資後,剩下的營業利潤就是 (1,000 萬 – W-2 工資)。
所以:(1,000 萬 – W) × 20% = W × 50%

兩邊除以 10%:(1,000 萬 – W) × 2 = W × 5

展開:2,000 萬 – 2W = 5W
兩邊移項:2,000 萬 = 7W
W = 大約 286 萬

這時:

  • 剩下的營業利潤是 1,000 – 286 = 714 萬

  • QBI 扣除額是 714 × 20% = 142.8 萬

  • W-2 工資 50% 是 143 萬,剛好匹配。

3) 老板工資要放多少
很多老板以前都盡量把工資放低,少繳社保稅和 Medicare,但是如果放太低,W-2 工資不足,QBI 扣除會打折或者直接拿不到。現在更合理的做法是找到一個“剛好夠用滿 QBI 扣除”的工資水平,比如放 286 萬,這樣可以保證 W-2 工資 50% 覆蓋 200 萬的 QBI 扣除,雖然多交一些社保和 Medicare,但換來的 QBI 扣除省下的聯邦稅更多,綜合稅負更低。

4) 粗略對比例子
比如工資隻有 100 萬,那麽 W-2 工資的 50% 隻有 50 萬,就隻能拿 50 萬的 QBI 扣除,省稅額大概 50 萬 × 20% × 37% = 18.5 萬,工資部分的社保和 Medicare 大概 3-5 萬。而如果工資放到 400 萬,50% W-2 就是 200 萬,QBI 扣除額就是 200 萬,省稅額大概是 74 萬,雖然工資部分社保和 Medicare 要交 13-15 萬,但綜合下來淨省稅更多。核心就是多交一點 SS 和 Medicare,換來更多 QBI 省稅,整體更劃算。

5) IRS 對“合理工資”的要求
IRS 要求老板的工資必須是“Reasonable Compensation”,不是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必須有市場對比數據支持,比如公司規模、老板實際承擔的管理職責、同行業類似職位的薪資水平等。像年利潤 1,000 萬的公司,老板親自管理、負責日常經營,拿 400 萬工資是有依據的,隻要留檔證明,一般風險可控。

6) 如果公司計劃長期留存利潤
對需要持續擴張、研發投入、資本支出大的企業來說,C 公司 21% 的低稅率有明顯優勢。如果不分配利潤,股東層麵也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所有資金都可以留在公司內部做再投資,現金流更充裕,尤其適合需要大規模留存盈利做市場擴張或技術投入的公司。而 S 公司不管錢有沒有分紅,利潤都直接 Pass Through 到老板個人稅表裏,必須繳納 37% 個人所得稅,現金流壓力會比較大。

7) 如果打算利用 OBBBA / QSBS(Qualified Small Business Stock)
如果公司是創業型公司,未來有出售股權或 IPO 計劃,C 公司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潛在優勢就是 QSBS 條款。根據美國稅法 Section 1202,如果公司是合格小企業(資產少於 7500 萬、屬於允許行業、股東持有原始發行股票),股東持股超過 5 年後出售,可以享受每位股東最高 1,500 萬或者投資額 10 倍的資本利得免稅。
比如創始人初期投資 500 萬,5 年後股權增值到 2,000 萬,隻要符合 QSBS 要求,就可以免除 2,000 萬裏最高 1,500 萬的聯邦資本利得稅,這在高額退出時節稅效果非常可觀。
這個好處 S 公司或 LLC 不具備,隻有 C 公司原始發行股票才適用 QSBS。所以如果公司後續計劃要被收購或上市,QSBS 是 C 公司的一張王牌,一定要在公司架構階段就規劃好。

8) 實操小結
如果公司是現金流型,賺的錢每年都要分給老板,S 公司通過合理工資 + 分紅 + QBI 扣除通常最靈活也最省稅。如果公司打算長期留存利潤或者未來有股權出售計劃,希望利用 QSBS 實現部分股權變現免稅,那麽 C 公司 + QSBS 是更好的選擇。
要不要選 C 公司或 S 公司,關鍵要結合公司未來的經營模式、利潤留存計劃、是否需要外部股權融資、是否考慮未來並購或上市。很多創業公司前期沒有規劃好,後期很可能錯過 QSBS 或遇到雙重征稅、股東結構混亂等問題,所以一定要和 CPA 和律師把細節確認清楚,保證後期走得通。

總結
短期看,如果是穩定現金流業務,S 公司合理工資加分紅加 QBI 省稅空間最大;長期看,如果要留存利潤或有股權出售計劃,C 公司 21% 企業稅率加上 QSBS 的 5 年免稅,是非常值得考慮的組合方案。

所有跟帖: 

白天沒時間現在才能回答,哈哈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7:59:45

多謝多謝 我再仔細研究一下 合適的CPA難找。 我們CPA去年報稅W2算的很少,好像QBI按38萬算的,虧大了 -silentvalley- 給 silentval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24:55

俺雖不懂,但一讀就知道專業。讚! -ybdddnlyglny- 給 ybdddnlygl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8:09:45

謝謝捧場,哈哈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1:00:44

Incorporate時都是C Corp. S Corp是你去IRS elect Small business -suzhouren- 給 suzhouren 發送悄悄話 (109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8:18:52

不是程序的問題,而是在比較利弊,哈哈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167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05:46

是的。我們現在是S corp,也想比較一下C corp。做生意不確定性太大了 -silentvalley- 給 silentval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29:14

就是一個公式,你可以問chatgpt優化,然後問tax advisor,其實問他們之前你都需要有一點的了解,不然他們就胡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54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50:02

謝謝。問過chat GPT。 優化的W2 太高。 問怎麽算reasonable compensation, 又降很多 -silentvalley- 給 silentval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54:32

不知你們有多少founders. S corp有一個benifit就是retirement plan. -suzhouren- 給 suzhouren 發送悄悄話 (9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19:12

謝謝。公司就一個人 團隊在國內親戚做法人。DB plan 去年開始做的,但省不了幾萬(稅交了n million ) -silentvalley- 給 silentval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25:00

這些plan都是小錢,大的方針得搞對,哈哈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37:48

哈哈,一亇人那麽多利潤,看來隻能離岸操作才能省稅了。 -suzhouren- 給 suzhoure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48:48

好專業看不懂。 關於公司稅還是得用CPAs和tax attorneys,尤其是那些懂domestic & -bogbog- 給 bogbog 發送悄悄話 bogbog 的博客首頁 (165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8:28:22

哈哈,俺都有但是自己還是得明白,哈哈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04:34

QBI應該隻是省很小的一部分,關鍵是離岸或者不同州稅法 -bogbog- 給 bogbog 發送悄悄話 bogbo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10:30

那又是另外的話題啦,哈哈,複雜了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11:37

能有空分享一下離岸的操作嗎?會推薦一下CPA 嗎?我們好像在一個州。謝謝。 -silentvalley- 給 silentval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26:38

這得問Bog,我不是這一行的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47:02

都是太多錢帶來的nice problem -suzhouren- 給 suzhouren 發送悄悄話 (167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17:36

多謝。有推薦的稅務律師和CPA嗎? 今年要好好計劃了。 -silentvalley- 給 silentval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19:28:08

查你的悄悄話,哈哈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15:59

多謝。 收到了 -silentvalley- 給 silentvalle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26:43

回答得很好,這個例子286萬是最優化的,再高了能減的稅額就越來越少了 -冷雨無聲- 給 冷雨無聲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04:42

謝謝。主要是如何定義reasonable compensation ? -silentvalley- 給 silentvalley 發送悄悄話 (242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11:15

這些那些公司都可以給你做的滴水不漏,哈哈 -BrightLine- 給 BrightLine 發送悄悄話 BrightLin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25 postreply 20:36: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