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8年的時候也認為比特幣是個騙局。那時有個同事推薦我買,我還跟他爭論了很多次。但後來我自己做了大量研究,最終還是決定入場。
剛開始我也嚐試做短線操作,但很快發現這太傷身體了——因為你幾乎24小時都在關注市場,精神高度緊張。後來我決定隻買不賣,安心持有。
到了去年,ETF獲批、川普有望重新上台,我感覺監管的問題基本解決了。如果市場最終能充分接受“數字黃金”的定位,那麽Adoption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開始思考:如果比特幣真的是一種獨立的資產類別,那它的市值是否應該遠高於一家科技公司,比如微軟?畢竟比特幣的總量隻有2100萬枚,考慮到大約有300萬已經永久丟失,實際流通量隻有1800萬。而全球有5900萬百萬富翁,僅美國就有2200萬。隻要Adoption和Regulation的假設成立,長遠的需求似乎不是問題。
順帶一提,當初介紹我買比特幣的那位同事,在2019年最低穀的時候賣掉了他所有的加密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