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塊是長持倉,包括指數基金(像QQQ)和少數看好的龍頭股,比如特斯拉,NVDA、AMZN這類。這是資產的壓艙石,再怎麽折騰,底倉得穩。希望這些龍頭股能翻倍。
第二塊是短線波段交易,不是天天追漲殺跌,但有時候市場情緒極端、波動加大時,做一些輕倉的短炒機會,比如抓一波反彈或者事件驅動。這部分賺的是“市場的情緒溢價”。
第三塊是拿期權賺premium,定期賣一些put或者covered call,像段永平說的,“哪怕最後買不到股票,年化十幾個點的收益也不錯”。這塊有點像做“賣保險”的生意,穩一點,也能填補底倉回報率的不足。
第四塊是策略型期權操作,這裏包括小倉位的方向性call(賭明天)、或者是hedge(對衝大跌的put spread),倉位控製得非常緊。用來增強收益或保護本金,不求常贏,但在關鍵時刻能護命。
第五塊就是現金管理,有時市場機會不多,就老老實實拿著cash放在SGOV或者T-bill裏,賺個5%左右的無風險收益,也不虧。能耐心等機會,本身就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