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投壇有人說美日貿易協定簽署、今天股市大漲…
想多了,嗬嗬
https://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investtrade/58596-2025-04-17-10-04-08.html
赤澤亮正表示雙方已“達成共識,將以盡早達成協議為目標”。雙方計劃在本月內再次展開談判。他還透露,美方明確表示“希望在90天內達成協議”。
https://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investtrade/58592-2025-04-17-08-40-56.html
4月16日開始的日美關稅談判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親自參與。這種在部長級會談中,國家首腦直接“加入”的罕見做法,反映出美方急於盡早取得成果的焦慮情緒。在“拋售美股”聲浪中,市場壓力正促使美方加快調整互征關稅。
特朗普於16日清晨通過個人社交媒體表示要參與首次會議,而此時擔任日本談判代表的經濟財政與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已乘機前往華盛頓。無視事務方協調的首腦“臨時加入”,極為罕見。
美方希望加快談判的背後,有其急迫原因。4月9日美國政府啟動了對等關稅後,擔心經濟衰退的金融市場陷入了股市、貨幣、債券“三跌”的困境。甚至有市場傳言稱,美聯儲可能被迫出手應對危機。
雖然美國政府在當日宣布,除中國外,將對各國和地區的對等關稅暫停90天實施,但市場的不信任感仍未完全消除。如果談判陷入僵局、未達成成果的情況下再度啟動征稅,將是一個必須避免的糟糕劇本。
16日,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RB)主席鮑威爾在一場活動中指出,政府提出的關稅增幅超過了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水平。他警告稱,政策不確定性的上升已達到“現代經驗無法衡量”的程度。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4月11日在美國電視節目中表示,對於涉及國家安全的鋼鐵、鋁製品以及汽車等領域的關稅,“沒有與對方協商的餘地”。但他也暗示,此次以貿易逆差額為基礎、用簡單計算公式得出的對等關稅,則屬於另一個問題。
特朗普已任命財政部長貝森特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格裏爾為日美談判代表。然而,白宮內部的強硬派對被認為較為溫和的貝森特能否勝任談判持懷疑態度。
貝森特4月14日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在90天的暫停期內,可能無法與談判對象國達成具體的“文件簽署”,而隻能達成原則性協議。
對此,總統新聞發言人萊維特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正在對超過15項交易進行文本審查”,強勢表示“不久後將公布幾項協議”。
在75個以上國家和地區都希望與美方展開談判的背景下,對於處於“最前列位置”(貝森特語)的日本,美方也存在不能輕易妥協的政治考量。另一方麵,若與盟國的談判不順利,也可能讓美方在與中國的關稅對抗中暴露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