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反對川普搞的這一輪“新關稅戰”。不是因為我支持哪個黨派,而是因為這是一套徹頭徹尾的損招,表麵強硬,實則短視、混亂、內耗嚴重,對美國經濟、企業、投資人乃至全球市場,都是一場災難。理由如下:
1. 自大又朝令夕改,政策毫無穩定性
川普的做法從來不是基於理性分析,而是靠感覺和情緒治國。今天對這個國家征稅,明天又對另一個國家鬆口,政策反複橫跳,搞得企業、投資者、防線全線崩潰。市場最怕的不是壞消息,而是不確定——而他正是“最大的不確定性”。
2. 人身攻擊、口無遮攔,把美國總統職位變成搞秀平台
動不動就讓別人“kiss his ass”,滿嘴“hillbilly”式的粗鄙語言。這種“鄉巴佬外交”完全破壞了美國的國際形象,讓全球看笑話,也讓盟友寒心。
3. 低端製造業根本回不來,還拖累高端產業
製造業外流不是因為關稅不夠,而是結構性問題。美國工人工資高、勞工保護嚴格、環境標準高、還有冗長審批流程。你想靠關稅逼中國把低端產業讓出來,那是癡人說夢。
4. 打擊的卻是自己最強的企業:Tesla、Nvidia、Apple、Amazon等
這些公司是美股的中流砥柱,也是全球科技的領頭羊。現在60%以上的MAGS收入來自海外。你搞關稅,人家國家就報複——最後傷的是這些跨國企業的業績,跌的是美國股民的賬戶,崩的是納指。
5. 美國的工會製度是毒瘤,注定難以重塑製造業競爭力
即使把生產線搬回來,麵對的是冗長的勞工談判、罷工威脅、福利壓力。這不是靠關稅能解決的,而是製度上的死結。
6. 美國的未來不是玩具和紡織,而是AI、機器人、高端芯片和軟件
我們真正該支持的,是英偉達這樣的企業,是OpenAI,是特斯拉,是在全球搶占技術製高點的團隊。關稅打壓全球化,反而把我們拖回老舊的工業思維,落後還自嗨。
7. 國際對美國失去信心,國債沒人買,美元地位在動搖
貿易戰+財政赤字+外交孤立=信任崩塌。現在連日本和中國都在減持美債,資金正加速流出。利率高企之下,如果沒人買國債,美國政府的融資能力將迅速枯竭。
8. 全球供應鏈動蕩,通脹反彈,打擊中產和消費信心
加關稅=提高進口成本,最終變成CPI上升。美聯儲已經夠頭疼了,川普這一招完全是拆台。高通脹環境裏,美國家庭購買力下降,企業投資信心受損。今天美聯儲講話也是說如果高通脹,他們無法降息。
9,資金正在逃離美國,美債信用在動搖。 一旦美債體係崩盤,美國就玩完了
美債是美元霸權的錨,是美國維持全球影響力的底牌。一旦沒人願意買,美國政府就隻能加稅、削支、濫印鈔,進入惡性循環。到那時,美國不是“再次偉大”,而是陷入財政衰敗與全球邊緣化。
總結一句話: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偽強硬政策。
我們支持的是能讓美國長期強大的政策——不是表麵喊打喊殺、實則損害本國企業、破壞市場秩序、動搖國家信用的操作。
真正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不是關稅牆,而是科技創新、製度穩定、全球合作與資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