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製造增加到70%,資本市場世界份額從60%跌到25%也是一種改革
所有跟帖:
•
美國製造不必到那麽高的比例,關鍵製造業回歸就可以了。
-猛牛-
♂
(293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12:33
•
可現在關稅是什麽都加上去的,而且都是普通老百姓買單
-whaled-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15:27
•
為什麽一定是普通老百姓買單? 你東西貴了,我不買了,
-猛牛-
♂
(252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20:00
•
司令,他懂個毛線,估計連“買方市場“這個詞啥意思都不懂
-仁雅居-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28:41
•
啊哈,有可能!
-猛牛-
♂
(59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33:52
•
你這二貨還是別出來現眼了
-whaled-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2:32:09
•
是啊, 這麽搞笑的。 貴了就買的少或者買其他家的唄,
-大頭山-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40:29
•
買的少了不就關稅也少了?可是川普的計算方法不是假設不少買嗎
-maniac63-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43:41
•
這幾天埃及很高興,他們的產品突然有競爭力了
-越王劍-
♂
(36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41:32
•
最後就是“東西貴了,我不買了”
-玻璃坊-
♂
(271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44:23
•
同意。現在這邊合格的鉗工都招不到。
-Lisland_2013-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18:16
•
美國有這麽多人嗎?
-bobpainting-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50:23
•
製造業空心就是虛胖子,關鍵產業鏈回歸沒毛病
-遊走四方16-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12:46
•
製造業回歸需要大量基建投資和技術人員培訓,不是簡單加加關稅的問題
-whaled-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17:21
•
如果不是老川當選,錯過了補救的窗口,以後就再也沒機會了,眼前的歲月靜好也不可持續
-遊走四方16-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23:02
•
以後的製造業是大規模機器人,難道連這個都OUTSOURCE到國外?人工智能就是軍工啊。誰控製了,誰才能SURVIVE吧
-Rose03-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38:50
•
這個思路還行,高度智能化
-bobpainting-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55:55
•
5到10年製造業回歸,廠房建好了,政策又變了,投資打水漂了
-bobpainting-
♀
(0 bytes)
()
04/06/2025 postreply
20: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