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和黨的保護主義傳統
-
成立綱領:共和黨1854年成立時就將高關稅保護工業寫入政綱,與北方工業集團結盟。
-
內戰時期:1861年《莫裏爾關稅法》(Morrill Tariff)由共和黨總統林肯簽署,將平均關稅從18%升至47%,為內戰籌款並保護北方工業。
-
黃金時代:1875-1913年間,共和黨持續維持**40-50%**的平均關稅率(1890年《麥金萊關稅》達49%)。
2. 民主黨的反對立場
-
南方農業利益:民主黨代表南方棉花出口商和消費者,主張低關稅(依賴進口製成品)。
-
關鍵對抗:
-
1894年《威爾遜-戈爾曼關稅法》(民主黨短暫執政時通過)試圖降關稅,但被共和黨控製的最高法院部分廢除。
-
1913年《安德伍德關稅法》(民主黨威爾遜總統)將關稅降至16%,但一戰後共和黨重新加稅(1922年《福特尼-麥坎伯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