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 你還是去查一下100年前美國的關稅政策有多糟糕吧.

我昨天在微信說了這個100年前關於關稅對於美國 Great Depression 的事情, 結果網友不忿, 找了AI還反駁, 下麵是AI的回答:

----

grok:曆史背景:100年前的美國關稅政策

“100年前”指的是1920年代,當時美國確實實施了高關稅政策,最著名的是**《1922年福特尼-麥坎伯關稅法案》(Fordney-McCumber Tariff Act of 1922)和《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 of 1930)**。以下是詳細分析:

1. 福特尼-麥坎伯關稅法案(1922年)

    •    背景:1920年代初,美國經濟從一戰後短暫衰退中恢複,政府希望保護國內工業(尤其是農業和製造業)免受外國競爭。
    •    內容:該法案大幅提高進口商品的關稅,平均稅率從1920年的16%上升到1922年的38%。一些商品(如農產品、紡織品)的關稅高達50%以上。
    •    影響:
    •    短期:保護了美國國內產業,尤其是農業和製造業,刺激了1920年代的繁榮(“咆哮的二十年代”)。
    •    長期:其他國家(如加拿大、歐洲國家)對美國商品實施報複性關稅,導致美國出口下降,尤其是農產品出口(1920年代末農業已陷入蕭條)。

2.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1930年)

    •    背景:1929年10月股市崩盤後,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大蕭條初期)。國會議員希望通過提高關稅保護國內就業和產業。
    •    內容:該法案將進口關稅提高到曆史最高水平,平均稅率達到53%,覆蓋超過20,000種進口商品。
    •    國際反應:超過60個國家實施報複性關稅,全球貿易迅速萎縮。1929年至1933年,全球貿易額從360億美元下降到120億美元,下降了66%。
    •    影響:
    •    加劇大蕭條:高關稅導致國際貿易崩潰,美國出口(尤其是農產品)銳減,農民收入驟降,銀行因貸款違約而倒閉,進一步加劇經濟危機。
    •    國內影響:雖然保護了一些產業(如鋼鐵),但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消費者成本增加,經濟活力進一步受損。

關稅是否直接導致大蕭條?

您的朋友提到“關稅導致大蕭條”,這需要澄清:

    •    大蕭條的起因(1929年):
    •    大蕭條始於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盤,但其根源是多方麵的:
    1.    股市泡沫:1920年代過度投機導致股市泡沫,1929年崩盤引發金融恐慌。
    2.    銀行體係脆弱:銀行過度放貸,缺乏存款保險,1929-1933年間,超過9000家銀行倒閉。
    3.    農業危機:1920年代農業已陷入蕭條(因一戰後歐洲需求減少),農民債務高企。
    4.    消費不足:收入不平等加劇,中下層消費能力不足,工業生產過剩。
    •    1922年的福特尼-麥坎伯關稅法案在1920年代末可能加劇了農業危機,但並非大蕭條的直接原因。
    •    斯姆特-霍利關稅的作用(1930年):
    •    該法案是在大蕭條已經開始(1929年)後通過的,因此不是大蕭條的起因,而是加劇因素。
    •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斯姆特-霍利關稅通過減少全球貿易加深了經濟衰退。1930-1933年,美國GDP下降了46%,失業率從3%上升到25%,全球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結論:關稅(尤其是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法案)確實加劇了大蕭條,但不是其直接原因。大蕭條的根源更複雜,涉及金融、農業和消費等多方麵問題。

“用了20年才走出來”是否準確?

    •    大蕭條的時間跨度:
    •    大蕭條通常指1929年至1939年,持續約10年。
    •    1933年羅斯福上台後,通過新政(New Deal)實施一係列經濟刺激措施(如公共工程項目、銀行改革、社會保障),經濟開始緩慢複蘇。
    •    1937-1938年,美國經濟再次陷入短暫衰退(“羅斯福衰退”),因政府過早收緊財政政策。
    •    直到1939年二戰爆發,軍工生產刺激經濟,美國經濟才真正複蘇。1941年美國加入二戰後,經濟快速增長,失業率降至戰前水平。
    •    “20年”的說法:
    •    如果從1929年股市崩盤到1949年(戰後經濟穩定),確實接近20年。但經濟學家通常認為,大蕭條的核心階段(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到1939年已基本結束,之後是戰時經濟的特殊時期。
    •    因此,“用了20年才走出來”有些誇張,更準確的說法是10-15年(1929-1939/1941),其中1930年代是經濟低穀,二戰後(1945年)美國進入戰後繁榮期。

結論:大蕭條的恢複期約為10-15年,而非20年,但戰後經濟完全穩定確實接近20年時間。

您的朋友的說法是否“真的”?

    •    關稅與大蕭條:部分正確。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加劇了大蕭條,但不是其直接原因。1920年代的關稅政策(如1922年法案)為1930年法案奠定了基礎,間接導致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惡性循環。
    •    20年恢複期:不完全準確。經濟複蘇的核心階段是10-15年,但若算上戰後穩定,可能接近20年。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