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周期性的,熊市(通常指從近期高點下跌 20% 或以上)是不可避免的。雖然這種時期充滿挑戰,但也是機會。我目前的投資組合由 60% 指數基金(主要是 QQQ)和 40% 個股 組成,在熊市中,我的策略如下:
1. 識別熊市信號,減少個股敞口
在熊市全麵展開之前,通常會有一些警示信號:
經濟增長放緩(GDP 下降,失業率上升)
美聯儲加息(抑製通脹,資金成本上升)
企業盈利疲軟(公司業績未達預期)
市場情緒轉變(消費者信心下降,市場波動加劇)
當這些信號出現時,我會逐步減少個股持倉,特別是高成長性、投機性強、基本麵較弱的股票,降低風險,為更好的投資機會騰出資金。
2. 熊市中增加指數基金(QQQ)持倉
個股在熊市中波動較大,而指數基金相對穩定,因此減少個股持倉的同時,我會逐步增加 QQQ 持倉。
為什麽選擇 QQQ?QQQ長期表現優異,雖然短期可能下跌,但曆史上多次創造新高。
QQQ 主要持倉的科技巨頭(蘋果、微軟、英偉達)擁有 強勁的現金流和市場主導地位。科技行業雖然波動大,但熊市過後往往恢複最快。
我的操作計劃:
在市場下跌時,逐步增加 QQQ 持倉(低位定投)。
避免對 QQQ 內部的高投機性科技股過度押注。
關注主要科技龍頭企業的買入機會,特別是在估值降低時。
3. 持續定投 QQQ,分批進場
試圖精準抄底很難,所以我會用定投(DCA)策略,在市場下跌過程中持續買入 QQQ,從而平攤成本,避免一次性買入導致被套。如果熊市加深,就用更低價格加倉 QQQ。
如果市場開始複蘇,我已經在低位建立了不錯的倉位,能享受更大的反彈收益。I may add TQQQ at that time. Check my post before at: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458/202412/24731.htm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458/202412/14022.html
4. 隻持有市場壟斷型企業的個股
熊市中,市場壟斷型企業的抗壓能力更強,它們往往具備規模優勢、護城河深、現金流充裕等特征。這類公司包括:科技巨頭(蘋果、微軟、穀歌、亞馬遜), 基礎設施 & 雲計算領導者(英偉達、Meta、博通)
應該減少或回避的個股:
高度投機、尚未盈利的成長股
負債率過高、現金流緊張的公司
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較弱的企業
對於那些在行業中沒有壟斷地位、市場競爭激烈的個股,我會選擇逐步清倉,把資金集中到更具確定性的資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