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TR一飛衝天。很多人暗自反省,怎麽沒抓住。
其實不用反省,拒絕內耗。這種股票與散戶無緣。
說說我的看法。這裏大神多, 可以指正我的錯誤想法。
花姐的玩法是找一個大主題, 比如現在是AI。在這個大主題下, 派生出許多小領域。花姐輪番下注各個小領域, 高潮不斷,金元滾滾。
首先是AI大模型領域。玩家也不多, 幾個巨頭加startup。 幾輪下來, 開始讓人興奮, 其後進展慢慢, 最近碰到天花板。
在大模型勢頭變弱時, 後浪逐前浪,花姐大玩特玩鏟子女大。女大也爭氣,硬件過硬,軟件韌勁足,竟然竄到了市值第一。老黃當初隻想搞搞遊戲卡,沒想到打開了大金礦。
鏟子的估值是基於萬億美金的Stargate算出來的。數額巨大,花街自己都怕了。得,趕快轉向。這時天上掉下個DS。DS沒有那麽大能量,但花姐說她有她就有。正想找個由頭砸女大呢。
現在,大模型的身子摸過了,大模型的前胸女大搞過了。該探探大模型的後腰了。
後腰是啥?A I應用。可惜,大模型尚在年幼,這後腰的大S曲線還沒有長成。
怎麽辦,從來花姐知難而上,沒情緒也硬上。花姐推出了PLTR。這公司20多年了,號稱玩AI十年以上。十年前的AI是個啥爛東西,眾所周知的。
但因為PLTR是AI應用,扣了這個主題,硬生生地 被花姐推到了前台。
想炒AI應用,花街找不到演員,PLTR是偏房扶正,但掩不住丫鬟本色。
AI應用遲早會爆發,但起碼在一年之後。花街耐不住寂寞,催熟了PLTR。
矽穀的主流意見,AI應用落地最快的是編程工具IDE。但這個領域受眾小,現在的頭牌cursor ai估值不到10億。
其他的應用,更是等而下之。
目前,整個行業都在等AI Agent。
今天看到GitHub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項目deepclaude, 融合了兩大高手,DS和Claude。DS管思維鏈, Claude按照DS的思考結果幹活,活幹完了,再交給DS review,如此循環往複。
這個項目與其他agent不同是融合了兩大流派的長處,很像互補型婚姻。
將來的公司都是人與agent的混合模式。比如這兩貨一個策劃,一個幹活,我旁觀。如果他們幹得好,我啥也不做,無為自正。如果幹不好,我親自下場。
這就是所謂的一人公司,我和AI Agent就能做了。
這種公司一旦出現,就非常適合投資,因為他有一飛衝天的潛質。
而現在這個PLTR,隻是過客,一個臨時的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