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類公司的缺陷

大宗商品類公司,公司盈利往往和大宗商品的價格有關。商品價格上漲,公司盈利就高。但是社會的承受能力就會經受考驗。商品價格上漲,人的消費能力就下降。隻能少買甚至不買。商品價格上漲也讓生產方更多的生產來獲取更高的利潤。這就導致流動性消失和貨物積壓。商品價格就大幅下跌。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商品一下漲到天,一下又跌成屎。你完全不清楚是為什麽,什麽時候趨勢就會逆轉。連專家都難以預測。原油是個典型的例子。

這種現象有供需的原因,更有期貨市場投機行為的原因。當小麥等等在期貨市場開始交易,價格就不再由農民決定。同樣,原油價格也不由產油公司決定。連他們的CEO都不知道明年會咋樣?咱們能知道?

最後,群眾是厭惡商品價格上漲地。從而導致政客們經常拿這些公司開刀。美國曆史上成功分拆的為數不多的公司就是石油公司。因為他們招人恨。哈哈。

所以咱對這些公司興趣不大。雖然咱擁有MO多年。其實一直後悔。要不是看著它的紅利,咱早賣了。

所有跟帖: 

嗯,言之有理 -wu7788- 給 wu77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1/2024 postreply 20:30:40

我一直很討厭大宗商品這個翻譯,我覺得commodity翻譯成大宗物資更準確。 -二胡一刀- 給 二胡一刀 發送悄悄話 二胡一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2/2024 postreply 07:42: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