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特的四權分立(三權分立+1)

來源: 山上長弓 2024-06-06 17:59: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986 bytes)

說起美國政府構架,人們馬上就會想到三權分立,但美國實際上是四權分立(三權分立+1)。

為了說明這個,先簡單說一下三權分立。

現代社會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字:法!

所謂的三權分立,就是把“法”的三個方麵,既立法(make law)、執法(enforce law)、釋法(interpret law)分割,從而形成國會、總統、法院三個獨立的政府分支。其目的是相互製約和平衡權力(checks and balances),避免權力過於集中被濫用。

在美國,法的定義很廣泛,任何文件隻要國會通過,總統簽字就是法律,就連每年的聯邦預算都是法律,錢怎麽分配都有明文規定,都有法律的強製性。

以總統為首的行政部門就是保證法律能得到貫徹執行:刑法、勞工法、教育法、環保法、商業法、貿易法、金融法等成百上千法律的實施就由各部委負責。

而法院則是通過判例來解釋法律,最高法院的裁決就是對憲法的最終解釋。

這就是所謂的三權分離。

其實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名義上也都是三權分立。不過有些國家的三權分立是忽悠人的,國會就是一個橡皮圖章,代表們假裝很認真,其實強忍著睡意聽完報告,然後全票通過決議,走一下過場而已;而法院則是行政部門的一個單位,法官由領導任命,審判結果往往是上麵的決定。這些國家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政府之上還有一個實際掌權的大神:宗教領袖、國王、或者英明偉大的黨。像朝鮮這種國家,黨之上還有一個親愛的領袖,領袖的話就是聖旨,高於法律。

再說美國,美國人極度不信任政府,認為個人權益高於一切,為了控製政府的權力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比如陪審員製度,審判一個人是否有罪不是由法官決定,要12個陪審員一致的決定才行,有一個人不同意都不行。寧可錯放一個罪犯,也不讓政府冤判一個人。

正因為美國人民對限製公權的極端執著,認為三權分立還不夠,這才又搞了一個政府分支,進一步分散政府的權利,從而形成了美國獨特的四權分立政體。

知道這個政府分支是哪個機構嗎?

這個機構的重要性絕不低於立法、執法和釋法這三個政府分支,有人甚至說是美國最有權利的機構(most powerful institution),隻因其低調和幕後運作而被大眾忽略了。

有人可能已經想到了,這個機構就是美聯儲(Fed),也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

美聯儲 Federal Reserve》

有人說世界各國都有中央銀行,這有什麽特別的?但美國這個中央銀行與其他國家都不一樣。在中國,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不是一個獨立的部門,而是國務院屬下的一個部委,沒有決策權,隻是一個辦事機構,執行上麵的決策。

而美聯儲則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完全自主行事,總統和國會都不容置喙,就連其預算和經費都是自己決定,以免政客掐脖子穿小鞋,通過削減經費來施壓和影響其決策。

美聯儲的組織結構是全世界最複雜的,為了防止被政客操縱和照顧各方利益,其設計挖空心思,把美聯儲搞成了一個公私合營的怪胎。

現在具體看看美聯儲的構成

美聯儲其實是一個係統,全稱《聯邦儲備係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由聯邦政府和三千多家商業銀行組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是聯邦政府機構,由包括主席在內的七名成員組成(The Board of Governors)。七人均由總統提名,參議院批準。主席任期四年,可以連任。但其他委員的任期長達14年,以此防止總統替換委員來控製美聯儲。所以美聯儲很穩定,不因政客的更替而變動。

《聯邦儲備委員會 logo》

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s)並不是一家單獨的銀行,而是由12個地區聯邦儲備銀行組成。這些銀行不是政府機構,而是非營利性的私營組織,與聯邦儲備委員會一起承擔美國中央銀行的職能。

《聯邦儲備銀行分布》

大多商業銀行都是美聯儲銀行的成員,並持有一定股份,成員銀行買進的股份有分紅,但法律規定收益不得超出年率6%。美聯儲餘下的收入(約占淨收入的94%)上繳美國財政部。

《紐約美聯儲銀行》

《紐約美聯儲銀行還是世界最大金庫,存放著60多個國家的8000多噸黃金,占全球官方黃金儲量的30%,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

12個美聯儲銀行各有9個董事:6個由成員銀行選舉產生,3個由聯邦儲備理事會任命。選舉產生的懂事中必須3個職業銀行家,3個農工商界代表。政府任命的董事則是公眾利益代表,以專家和學者為主,不能是銀行雇員和股東。這種安排保證了董事會能夠代表各界和公眾的利益。

《芝加哥美聯儲銀行》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 由12名成員組成:美聯儲理事會的7名成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其餘4人由剩下的11個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輪值,輪值任期為一年。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每年聚會八次,決定銀行利率。這是對經濟影響最大的決策,每次會議結果都可能對股市造成動蕩,影響美國甚至世界經濟走向。

美聯儲除了執行中央銀行的職能(監督銀行、發行貨幣、銀行之間的結算等),還肩負國會賦予的兩個使命(dual mandate):維持最高就業率、穩定物價(控製通脹和通縮) 。

一般來說,失業率低於5%就算是最高就業率(全就業),因為總有一部分人不工作或臨時沒工作。美聯儲通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和消費,因而提高社會總需求和增加工作崗位。

穩定物價主要靠控製通貨膨脹,美聯儲把通脹率定在2-3%,過高過低都對經濟有負麵影響。適當的通脹對經濟有促進作用,促使人們把錢用於消費和投資,而不是放在銀行貶值。

與中國的中央銀行不同,美聯儲不發布行政命令,而是通過經濟手段來行使貨幣政策,其主要手段就是兩個:1.控製貨幣流通量,2.調整利率

美聯儲通過買賣債券來調控市場上的現金流量。當需要刺激經濟時就用現金買入債券,等於向市場投放貨幣;當需要減緩經濟時就賣出債券,回收貨幣。

另外就是調整利率。美聯儲不向商業銀行下達利率指令,而是通過調整隔夜拆借利率來達其目的。

根據銀行法,商業銀行必須保留一部分資金作為應急之用,且這筆儲備金必須存放在美聯儲,當然美聯儲也付利息。但有時會出現一種情況,有些銀行短暫缺錢,而有些銀行的儲備金有剩餘,有剩餘的銀行可以把多出的錢借貸給缺錢的銀行。這種在資金周轉上出現的短期借貸經常發生,通常是當天借第二天還,所以叫做隔夜拆借。由於這種銀行間的拆借是通過美聯儲進行,其利率就由美聯儲決定。美聯儲調高利率,銀行的借貸成本就會增加,相應的就會增加放貨的利率,因而使各行各業的借貸成本增加,對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如果一個銀行不缺錢,不用向別的銀行借貸,在理論上完全可以忽略美聯儲的隔夜拆借利率,但現實中沒有一家銀行這麽幹。當其它銀行上調利息,自己也會跟進,誰不想趁機多賺點錢?當其它銀行降息,自己也必須降息,否則就會失去客戶,這就是市場規律,美聯儲四兩撥千斤。

人們常常誤以為美國總統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其實美國經濟與美國總統沒有多大關係。美國對總統的權利限製太多,國會不撥款,總統什麽都幹不了。所以別看總統高調宣稱要製造業回歸,或者要大量投資基礎設施來刺激經濟,華爾街聳聳肩,當成耳邊風。誰會相信政客?就算有這個願望也不一定能夠實現,實現了也不知是猴年馬月。

反倒是美聯儲主席在美國經濟中站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美聯儲主席一講話,整個華爾街都停止上廁所,想從中聽出美聯儲決策的蛛絲馬跡,有些當場就拋售或買進股票。美聯儲的一個舉動常引起道瓊指數漲跌幾百個點。

前段時間有議員提議,如果川普再次當選總統,應該修法把獨立的美聯儲交給總統管轄,華爾街嚇了一跳。如果總統不顧經濟規律,為了討好選民大肆印鈔發福利,或者在大選年降低利率來製造虛假繁榮,哪該怎麽辦?

這不是沒有前車之鑒,就拿阿根廷為例,阿根廷曾是世界前十的富裕國家,而當今阿根廷的人均GDP還低於中國。

阿根廷經濟衰敗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高通貨膨脹是主因之一。政客為了討好選民大幅增加工資和公共開支,這都需要錢,錢不夠就隻有印錢,結果是貨幣貶值,通貨膨脹,通脹率一度高達5000%。

阿根廷也曾試圖控製通貨膨脹,把阿根廷貨幣跟美元掛勾,這下真的就把通貨膨脹控製住了,可見美元的穩定性。問題是這下阿根廷就不能亂印錢了,龐大的政府開支和已經習慣了的社會福利從哪裏弄錢?沒過多久阿根廷政府就承受不了缺錢的壓力,又開足馬力印鈔,結果又是通貨膨脹。

民主選舉有個弊端,那就是民選的政客大多是地方利益和背後金主的代言人,為了討好本區選民和利益集團常常置國家大局不顧。美國的有識之士早就意識到了民主選舉的這個局限性,民意代表隻代表部分人,不代表所有人,把他們放在國會為各自代表的利益打架可以,但不能讓這些三教九流、滿嘴放炮的人插手專業機構。美國的聯邦法官就不是由選舉產生,而是由總統提名,律師協會打分,參議院批準,而且是終身製,政客無法隨意更換。

美聯儲也是建立在這種理念之上,把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專業機構獨立出去,由專業人士掌控。美聯儲的各級董事都是經濟學家、銀行家、企業領袖等,沒有一個政客。

美國經濟有強大的韌性和自愈能力,能夠保持持續發展和貨幣穩定,美聯儲功不可沒。美國95%經濟學家讚同美聯儲的獨立運作體係。如果美聯儲失去獨立性,由政客掌控,那麽美國行之有效的四權分立就將失去一條腿,會有災難性的後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對FED的介紹很全麵,漲姿勢了 -玻璃坊- 給 玻璃坊 發送悄悄話 玻璃坊 的博客首頁 (167 bytes) () 06/06/2024 postreply 18:18:51

對 FED地位的理解不正確。FED不是第四權,是在總統下的一個行政機構 -未知- 給 未知 發送悄悄話 未知 的博客首頁 (146 bytes) () 06/07/2024 postreply 18:01:06

第四權是媒體。 -- 給 曌 發送悄悄話 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24 postreply 23:44: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