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拿到農藥不容易的。生產隊集體保管。。。

本帖於 2024-05-29 07:53:21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打工崽的退休夢 編輯

80-90年代喝農藥的很多,隨手拿得到。我認識的都好幾個。。。

掙工分,年底生產隊結帳,各隊之間是可以差別很大的。我掙過好幾年工分啊,大多是去河堤上撿牛糞,150斤10個工分。那時候一個男勞動力一天掙12分,女同胞8-10分。我們早起去河堤上挑一旦,大約7-8個工分,很不錯了。

結算其實生產隊沒現金的。所有家庭工分加一起,全隊的產出值多少錢,就算出來每個公分值多少錢了。每個家庭拿回來多少,值多少錢,不夠的家庭找有多餘的家庭掛鉤,賣了豬等等再還給掛鉤的人家。我家孩子多,掙工分的少,總是欠,大多是找遠親地主家掛鉤。地主家往往勞動力多,成年兒子找不到對象,所以掙工分多,拿回家的糧食少。。。

南方比北方好很多。我春天挖薺菜,帶教授跑,他北方人。缺糧食都是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南方冬天暖和,野菜和菜園子總有收獲,加上水鄉,河溝裏總有魚蝦。我記得餓肚子隻有一年,還是糧管係統的姨父救濟才度過的。我老家農村以前很少人吃黃鱔的,是城裏知青下鄉才普及的。所以,真餓肚子,找吃的還是很容易的。北方據說冬天就難多了。。。

我幹過很多農活。和我同時代的同學不一樣,他們家境好的,都是隻讀書,不幹農活的。上大學後我暑假回去,幾個上中專或大學的同學都是不下地的。所以,我就是當地農民誇獎的大學生。。。除了用牛和農藥的活我沒幹過,其它都幹過多年。從小就和娘去縣城賣菜。到割“資產階級尾巴”的年份,城裏不讓賣,農村不給自留地的年份,我們生產隊自留地還是給一點點的。個別激進的生產隊要當先進,到真收了自留地,搞“田園化”,農戶集中居住,中間一條街,兩邊是住宅,省了不少農地呢。。。

75-76年開始有工農兵大學生,我們村(15個生產隊,4000多人)推薦了一個,比我大3-4歲。爹倒是老實的農民,也是生產隊隊長。因為文化水平太低,畢業後據說還是回鄉務農。77年高考倒每聽說誰靠上中專大學的,78年基本上是我們的老師們,也是老三屆畢業生有人考上大學。我78年沒考上。再後麵就比較正規了,但錄取比例低,不容易,基本就是縣級高中畢業生才有可能。。。我是到轉到初中,初二初三高一高二,82年才上大學。從78年考文科,到82年考理科,19歲進大學,成了大學班上的老大。城裏來的同學,有比我小三歲多的。。。

最虧欠的就是大姐。家裏勞動力少,她得出門掙工分,沒上過一天學。娘走的時候交待我們好好照顧她,就因為她吃了太多苦。。。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