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是retirement accounts,但當時年青,正在投入中,也堅持投,所以,回頭看,那是機會。
我給女兒準備一一筆學費,大約5萬,漲了不少,知道女兒2008年要上大學,2006年年底拿出來。那是我唯一交long-term capital gain的一次。當時還糊塗稅表說明:我知道這個法律,但手填時沒看明白,是說明裏一個字理解錯了,女兒讀了說我理解反了。
我2007年丟了工作,去一家小公司工作,第一年不能放SIMPLE IRA,看著股市下跌沒法放錢進去。領導每月倒是放到滿。那時我倒是大無畏,讀了很多理財書,把這個down turn當機會,和領導天天吹口哨走夜路,自己給自己鼓勁。。。所以,年青就是金錢--compound interest是需要時間的。
2000年我全程跟蹤,沒錢投。當時手頭有幾萬,是準備買房作首付的。9-11那天給的offer,連陪我看房的realtor也吃驚這麽大事件沒讓我猶豫。但90年代股市記憶猶新:記得GS(?)的Abby鐵口預測下年度SP500的增長率,好多年那個準確啊,她膽子最大,一直到股市崩了,她也就煙消雲散;還有一個semi-conductor領域的analyst,公司股票隻要他捧一句,基本就是上天。。。哈哈,生活裏不少朋友丟了很多錢,還有個別借credit card炒股的。。。我看完就明白了美國還有一套不同於中國的personal finance係統值得學習。然後就紮進書本和網絡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