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打工崽的退休夢就是農博,跟著讀了幾篇,還真是。
我跟農博(還有他的小蜜)認識超過四分之一世紀了,跟風說說我的退休夢,相同的和不同的。
先說退休前的責任,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盡子責夫責父責。
子責父責雖然盡力了但做的不如農博。我離家早、讀書時間長,老爹去世也早,工作不久父親就去世了;雖然北京加拿大都接老娘來住一段,經濟狀況好轉後不讓老娘缺錢花,畢竟不能經常膝前盡孝,現在最後悔的就是出國後沒能每年回去看老娘,小安慰是老娘中風後床前服侍她老人家一周;現在我總是跟太太說,每年回去一次吧,免得將來後悔。對兒子我管的不多,沒花錢讓兒子學鋼琴上奧數,考大學時也沒要求藤校沒管報專業,唯一的要求是必須讀大學;學費書費生活費我管、零花錢他自己掙(初中送報紙,高中開始在麥當勞),工作一年後被我從家裏kicked out、自己搬到城裏租房住,後來幫他第一個condo付了押金/downpayment,次貸危機沒幾年、多倫多房價還不算太高,我退休時他掙的比我多,還買了第二個condo,不用我操心了;遺憾是獨生子,不像農博跟孩子那麽close,工作後就不跟我們度假了、我出錢也不跟;退休後搬到溫哥華了,每周打打電話。
夫責好像還行,不亞於農博跟他小蜜。太座家庭條件好,從小嬌生慣養、愛花錢,我從來沒為花錢說過太座一句不是,即使剛出國時跟我一起打拚的時候,後來經濟條件好了花的更多,因為她一周隻上兩三天班,每周都買東西;好在她不愛囤東西,每三個月都捐一大包東西,穿的、擺設都捐,要不然家裏就堆滿了,現在奢簡,不那麽愛買東西,這個我更喜歡
再說退休夢。
我的夢想是有足夠的錢後越早越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後來又給自己劃了六十歲退休的紅線。還好,六十歲時自認錢夠花,按時退了。
退休不到一個月就從多倫多搬到溫哥華了,在西海岸玩兒了一年;太座跟我一樣愛旅行,特別喜歡去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法國意大利,退休前每年兩次冬天早春兩周秋天三周,等在西海岸玩兒夠了就在歐洲足玩兒。
買過幾個房子,都賣了,最後一個邁阿密的condo也等著close了,做徹底的無(不動)產階級。早些年ETF掙了不少,現在也不買了(除非再有2008那樣的大經濟危機),吃紅利dividend。
爭取健康地吃喝玩樂,鍛煉,隔日跑步五公裏,每天走萬步以上;我貪吃會吃貪喝,還記得十年前在農博那裏吃的花鯽/花鱸Crappie,又香又嫩到現在還感覺的到那種唇齒留香,不過不愛動手(比不上波大農博,我實在是手笨腳笨、幹什麽砸什麽動),種菜釣魚都不幹,好在有個能幹的太座,以前精中餐、現在口味變了專攻西式cooking,牛排、沙拉、三明治超棒,做魚也不錯。
將來會不會學點什麽?也許將來學個歐洲建築史什麽的,誰知道呢?太座說想學做泥罐子
我倆不能玩兒的時候找一個離兒子近的老人屋,生活不能自理了就安樂死
2013在Granada的亞布拉罕宮
溫哥華家宴
這個是 上麵那個 果蔬(tomato peach cherry) burrata 沙拉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