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和國內朋友聊天,想到了這些事,就記了下來。
06年左右,我搬到了上海一個規模挺大的小區。叫萬邦,可能壇子裏的不少人看到過,就是浦東機場坐磁浮到龍陽路,下車後看到的那個小區。
朋友老顧已經住這裏三年了。他經常帶我熟悉周邊情況。因為龍陽路一條馬路之隔,萬邦比北邊的國際華城要便宜幾千元每平米。再往北,就是世紀公園,建設得不錯。一周五公裏,修有跑步道,遲早都有人在跑步。還有上港的訓練基地。
老顧帶我去小區裏的按摩店洗腳,一個小時左右,五六十元大概,不算便宜也不貴。
先用加了中藥的熱水泡十來分鍾,然後由按摩師按摩,挺享受的。
在這裏,見了很多韓國人。
大概韓國人沒想到中國的物價這麽便宜,他們一般花100萬元左右,買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有的人在這裏工作,更多人在這裏享受生活。
住在萬邦,地鐵20分鍾到南京路,磁浮7分鍾到浦東機場。
洗腳店老板說,韓國人看來太有錢了,他們辦張消費卡,一次存2000或者更多,帶全家來泡腳,包括幾歲的孩子還有中國保姆。2000塊,一兩周就用完了,接著再充。
後來,和韓國人有了些接觸。他們語言天賦不錯,有的人馬上就會說一些中文。
可能照顧到中國人的虛榮心,韓國人說萬邦這裏太好了,房價一定會大漲。認識的台灣人也這麽說。
韓國人越來越多,把萬邦房價買高了不少,但還是比北邊便宜一些。
周邊,多了一些韓國料理飯店,還有韓國特產超市。
聽同事說,虹橋那裏也有個韓國城,規模更大。他的小區裏,經常聽到韓國人大聲喧嘩。
浦東碧雲那裏,則是歐美人的天下。有幾條街,和美國歐洲沒啥區別。街上的行人,金發碧眼的歐美人遠超中國人。超市醫院都是歐美風,周邊的房價明顯比較高。
那時不由地驚歎,上海的確是國際化的大城市。
我的小區裏,就有韓國人,日本人,印度人等。印度人搞IT的居多,他們過一個節日,也會放鞭炮。日本人有禮貌不愛說話,總看到一些日本女性接送孩子。很少聽說日本人買房的,他們一般是公司租的房子。
這樣下去,上海的將來會更不得了吧。
不曾想,也就10年。
好像是薩德還是什麽事情引起,國內開始反韓。
小區裏的韓國人開始賣房離開了。不過,當時100萬的房子,現在1000萬了。這個收益還是非常驚人的。
如今,小區裏已經見不到韓國人了。
那些超市飯店包括洗腳店,也早關門了。
現在,我生活在日本,經常遇到韓國人,他們中,之前有生活在北京的大連的青島的上海的,很留戀,但說再也不去了。
我那個小區,日本人也早都不見了。印度人也沒了。
小區不遠有個日本人學校。現在成了網紅的拍攝基地,說日本人在這裏培養了大量間諜,甚至讓學生進入中國黨政機關,用心險惡……流量驚人,國人深信不疑。
其實最多的是台灣人。他們也默默離開。
前兩天看到一個數據,2010年代,全球台商中大陸的台商占比85個點,現在降到了13個點。預計還會降。
油管上看到的一個節目,是一個印度人拍的上海,播放量很大。回複裏,一個印度人說,他多年前就住在磁浮那裏,非常懷念上海。
一個時代結束了,毫不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