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理財觀念中,投資組合裏債券的比例應該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長,比如一個簡單的規則是股票基金的比例等於120 - 年齡,其餘則是債券。按照這個規則,一個60歲的接近退休的夫妻,股票的比例就為60%,而債券的比例應該為40%。這麽配置的原因非常簡單:老年人需要每年從組合裏拿出資金支撐退休生活,因而對抗股市動蕩的能力有限;而債券的波動性比較低,同時可以提供不菲的利息收入。
但是,我覺得這種觀念過於保守,已經是明日黃花了。
我的計劃是:退休賬戶裏永遠保持高比例的股票基金,比如標普500指數基金,而隻需要10%左右的債券基金。道理也很簡單:股票的高增值速度,可以有效對衝高波動性帶來的衝擊。
我們用一個極為簡單的例子,說明我的策略相對於傳統策略的優勢。
假設一對60歲的夫妻,準備馬上退休。他們積累了200萬美元的退休金,準備按照4%的取款速度,每年取出8萬美元,用於填補社保金的缺口。
按照傳統策略,他們需要把120萬美元留在股票基金,80萬放在債券基金裏。這種組合的平均回報率是8%;所以每年取出4%以後,投資組合還能增值4%,可以有效抵禦通脹的侵蝕,保證賬戶裏的資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種組合的平均利息率/分紅率高達2.9%,因此每年隻需要額外賣出1.1%的基金股份就行了。因此,就算股市大跌,他們隻需要賣出價格波動不大的債券基金就行了。因此,這種策略是非常穩健的策略。
10年後,他們的組合已經增長到296萬美元;這時,可以把更多的股票資產變成債券,進一步提高抗波動能力。
下麵看看我準備采取的高股票低債券策略。
標普500指數基金的分紅率隻有1.6%,加上債券的利息0.5%,每年我大約需要賣掉1.9%的基金股份;在正常年份,我可以選擇隻賣股票基金,而不動債券基金。如果我運氣不好,趕上全年40%的股市大跌, 比如2008年金融海嘯,我就可以選擇隻賣債券基金。10%的債券基金,理論上可以連續支撐五年的股市低迷;這在曆史上是非常非常罕見的。一旦股市開始回暖,我就可以賣掉一部分股票基金,填補前期過分賣出債券基金留下的窟窿。
扣除4%的取款後,這個組合的增長率仍然有6%。10年後,組合裏有358萬,比傳統策略高24%。更多的資金,意味著我的債券裏的資金更加充沛,可以更加從容地應付股市的大起大落。
20年後,我的策略比傳統策略高46%。
30年後,二者的差距擴大到77%。
其實,這個90/10的比例,就是股神巴菲特給他太太的養老金賬戶裏指定的資產分配比例!
就算你比較保守,頂多把債券的比例提高到20%,就是我能接受的上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