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爺下次來慕尼黑,我請您啃豬肘,喝啤酒,嗬嗬。

不敢泛泛地評價,因為人跟人其實差別還是很大的。隻能說,我們周圍的人都是很友好的。碰到不友好的,咱就躲得遠遠的。

德國人總體的來說,性格比較冷,慢熱,與人交往謹慎,不容易交朋友。但時間處久了,一旦成為好朋友,那真的可以成為一輩子的朋友。我們投資本來就是當養老儲蓄,趕上通貨膨脹,租金和房價一起漲,其實是個意外之喜,不是計劃中的。

這裏會理財的,基本上都是會投幾個出租房,我們是照貓畫虎,加上朽爺博客的洗腦,無知者無畏,走上了掏糞的道路。嗬嗬。

這裏的社會保障很好,在我們這樣的市郊,即使沒有收入,政府的福利補貼就能讓窮人住得起房子。當然,我們還是很小心,找房客是通過我們自家銀行提供的中介服務,通過嚴格的篩選的,素質和信用都沒有問題,費用是兩個月的房租。同時,我們為每個出租房辦了出租房糾紛的法律保險,費用不高,但規避了大部分的風險。去年因為房客欠租,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了與租房相關的法律和程序,發現這裏的法律即保護房客,也保護房東的合法利益。同時,這裏為房東提供的各種服務很成熟。所以,總的來說,出租房的管理風險不高。

朽爺,最近我受居士和建寧兄的啟發,重新翻看了這方麵的書,覺得其實定投美股指數其實也是可性的。當然,不能像他那樣為了追求高回報,劍走偏鋒,把自住房押到科技股指上。我想,如果把正現金流出租房中多餘的本金套出來對大盤指數基金定投,其實可以提高出租房因為杠杆率下降的回報率。

您這麽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