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近幾年不常來, 但我在這裏的觀察是這樣的。
不少ID, 到美國後, 因為所學的專業在美國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被逼上粱山 - 做地主, 先苦後甜, 做到了一定規模, 借著這幾年的通貨膨漲, 地產價值也大漲,到這裏, 談笑有遊輪, 海灘, 躺著數錢, 當然是人生贏家。 不厚道的, 隻是炫耀自己的財富, 不分享自己的成功之道與當年的艱辛。 而心存厚道的, 分享成功心得, 扶掖後進, 讓人敬仰。
不少ID, 到美國後, 因為所學的專業在美國不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量入為出,精打細算, 過低碳的生活, 假與時日, 也積累到不錯的財富, 可以有幸福的晚年。 習慣了低碳的生活,退休後肯定也是低碳的生活, 是沒有懸念的。
不少ID, 個人生活遇到困境, 隻能異地搬遷,做地主隻是無耐之舉, 上帝關了他/她正常的進出大門, 卻為他/她打開了一扇窗, 假與時日, 也迎來了財富的春天。
不少ID, 在矽穀賺高薪, 兼做地主, 妥妥的人生贏家。也有ID 自己賺不到高薪, 但慧眼識英雄, 靠另一半的期權/高薪 到處買房, 橫跨北美大陸歐洲, 祖宗肯定積了德。
所以來這裏的ID 都是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不過, 我個人覺得, 努力是必須的, 但每個人的福澤不同, 也是事實。中國文化評價一個人的一生好不好, 隻是5個字, 福祿壽喜財, 隻有到了人生的最後時刻,才能蓋館而定。 有一點是肯定的, 人生先苦後甜是最好的, 就怕先甜後苦, 到了晚年, 沒有鍵康。
最後, 說說自己, 自21年前,去一個家族小公司做谘詢,然後為公司設計了一套電子商務係統後, 判斷這家公司有前途, 就留在了這家公司, 一直做到現在。 當時小公司有 40 人左右, 年銷售額有 50M, 21年過去了, 公司有 150+ 雇員了, 年銷售額到了 250M, 公司也沒虧待我, 雖然家族公司不是上市公司, 沒有期權, 但過去一直給我 W2+1099, 隻到 1 年前給我找了個助手, 所以沒有了 1099, 但 W2 也做了調正。巴非特不斷買入好公司的股票,是基於他的投資決竅, 讓能幹的人營運好公司, 他就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 自己在 這21年中, 也創業了好幾個公司 ,但都沒有成功。 我想沒有成功的根本理由是沒有致於死地而後生。但我覺得我的投資最大的收獲是所在的公司, 我看準了公司, 所以我分享了公司的增長, 祖宗的格言 “ 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我把它融會貫通了。
這裏不少人說, 搞軟件很幸苦。 這種看法在我看來, 是沒有格局的看法。 在人才薈集的高科技公司, 搞軟件幸苦是必然的。在不是高科技的公司, 搞IT,公司的銷售與增長離不開你設計的係統, 你的薪水是可以遠超平均的市場行情的。
信不信由你, 我一周最多幹幾個小時的活,否則哪來時間,今年至今打了 103 次高爾夫。
我想說的是: 每個人的福澤不同, 不必羨慕別人, 別隻想著多賺錢去養老, 應該時時刻刻想著自己還年輕,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就像 Rod Stewart 一樣。 也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投資最值得投資的-自己的鍵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