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投譚的千年不變的話題, 又炒作了一次, 連帶到好多地主微信群,我這些天都在飄, 有空所以說了一些我的想法, 當然就是些都是些想當然的看法, 整理了一下, 發這裏大家看看。
一般來說, 做定投的人基本認為定投好,定投省心,回報不錯,都是還是有時段性, 這個平均回報率和 entry point有莫大關係. 做股票的當然認為做股票的好,這個可以1年10倍,碰上接受財富自由,這個是剩存者的以點蓋麵. 做地產的也是認為做地產可以賺錢,事實上地產回報是很差的,地產能賺錢,是因為可以有 leverage。
這3個投資方式, 我都做過,也都還在做, 當然我家地產是98%, 其它多是定投,我定投了20年, LOL。 至於單個股票, 那就是那些TQQQ/SQQQ/SPY。 現實中,上B的基本上都是股票得到的, 99% 都是, 但是這些上B的人,基本上都必須是 actively participating, 不會是那些躺平理財的,除非出生就是在羅馬。
理財隻能到高端中產,要發財必須能夠 create value. 小地主是個小生意,對如何發展和管理大規模的 portfolio, 一般沒碰到過,所以大部分也不會明白, 要真正賺大錢的, 無論是把自己生意做大, 或者管理一定規模的PE, 結論都是actively participating。
小地主,基本上是從0到0,因為地產不是最重要的,一份工作最重要。 從0到1、 也就是我經常說的, 需要年租超越1百萬,那才是從0到1 的飛躍, 過了這個坎,基本上就摸到門道了。
年租一百萬,是個專業地主的門檻, 下麵是這個是我以前提出過的 benchmarks, 過去3-4年我自己也是在7-9之間徘徊著,3年前我以為可以很快突破9,但是還是很難,所以9以後我也不知道是啥情況。
我以前寫過的,我舅媽我做房地產的榜樣,我舅媽在1987年40萬買了一個motel,地有40acres,90年賣了一半給 Walmart, 2個米, 我那時候確實開了眼,後來大學期間看完了圖書館裏大部分有關投資和地產的書,立誌不賺有數的錢,然後就做股票投資了,當時買房是一年一個,就是為了減稅. 然後97年女兒出生,我家領導要求我要找個正經八百的工作,所以就把股市上的錢一分為三,40萬留股市,40萬買了一個IT consulting的公司, 40萬投資開發地產. 然後就是2000年 .com 爆發,股市的錢全部虧光, 當時主要精力是做IT,做的相當不錯,年gross有5百萬,10幾個員工,2003年我兒子出生,我都沒在醫院,我家領導罵了,後來公司就賣了, 正式全力搞地產開發和 custom build houses,這個時候我大概18個房, 到了2007我大概38個,突然就天掉下來一餡餅, 買了40門, 然後悟出了 residual income的重要性, 2009年完成最後一個新房,這個時候我已經100多套.
我是號稱35年房東,是釘子都沒釘過一顆的那種房東, 我個人認為,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隻能專心於一個事情, 所以我從來就沒想過考一個執照,也從來沒想過自己去維修, 但是,雖然我不去做,不代表不懂,我對基本上所有維修的流程比大部分專業人士還懂,所以我可以把一個$10的工人培養到$20的效果, 我家所有的工人,managers,都是我培養出來的, 我們的口號是, JY is never wrong。
年租超越1百萬, 就是3 和4,是已經 full time landlord, 需要的是全部精力,3, 是 net cash flow + 物業自然增值 + forced appreciations, 也就是BRRRR,4. 是房租總收入達到1百萬,到了這個階段是需要一些的團隊合作和管理,你個人的收入會有一段時間減少很多,你需要讓利給團隊,其實4,還是可以自己獨立幹,但是很快就會磨損自己的情緒,aka 最後煩死自己, 如果有組成自己一個team, 自己可以輕鬆前進更重要, 所以我說過了3/4的 都是專業地主。
從4到5,這裏需要質的飛躍,自己需要從衝鋒的角色變成規劃的角色,因為這個階段必須有團隊在你後麵支持,團隊才能幫助你更快的成長。我當年剛在投壇的時候,就是在4和5 之間糾纏著,然後就是命了, 2012-2016 的機遇,4年我就突破到了下一階段的7。
所以10年前我去投壇,心態和去年重去不一樣的,當年的目標是一年一米,重在管理, 現在的目標是1年10米,重在整合資源。 其實說起來,10米也沒幾個錢,這樣的速度, 到最後也就200米左右,沒啥了不起的,但是如何每年超越10米,到20,30,40,50米,也不知道。
leverage is double edged sword, 不斷的重貸,固然能夠不停的買,能快速scale,也就能夠快速垮掉, 我有一個物業,原來的老板,有2000多套 crossed 5 states, 都是 leverage to maximum, 2012年就全部被銀行收回了拍賣了。
所以我對 leverage是很認真的對待,我是衡量著在急進和穩固之間。 我以前也寫過,我家分內外三層的 portfolio, core是我家領導的私房錢,我和她說,這些物業是絕對的不能垮,這個大概230套,她總貸款不到3.5米, 就是所以的我家2014年前的物業,就是說這些物業是我們的根本,不能虧的,if everything else fail, 這些就是最後的退休錢。
中間的一部分,大概價值5千萬,有投資人, 但是貸款不多, 這些貸款大概4.5米左右。 第三部分就是些外州的,或者酒店,個人儲倉這些不是我最注重的物業,這些有銀行貸款,有投資人,大概30米左右,有貸款14米,投資人5米左右。
這就是我的三層 portfolio, 外麵的事可賣可不賣, 2層的基本不會賣,如果有人想退出我會回收這些股份,core就更加不會賣了,都是我家領導的。
其實我也就是還在小地主裏轉圈圈,基本上我已經做到小地主的天花板 institutional大型規模的上萬或者更多, can not comp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