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家庭都要進入Top 1%的。從30歲開始,就算投資25年到55歲,也能積累到500萬美元,躋身Top 3%了。
所有跟帖:
•
不是每個人都能30碎就能拿出那麽多錢的,30歲我還在學校,LD剛畢業,年薪6萬多,我們是月光,稅後都沒有5萬
-米奇的廚房-
♂
(88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5:39:44
•
那就40歲開始啦。我隻是舉個例子,你不要較真。哪怕每年投資3萬美元,25年下來,也能積累300萬,也躋身Top 5%了。
-矽穀居士-
♂
(0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5:47:05
•
你如assumption錯了,結論有意義嗎?你說的是不符合我所知道的老劉的情況的,現在拿出5萬不是問題,當年5萬是非常大
-米奇的廚房-
♂
(24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6:05:39
•
理財的目標,每家都不同。我舉例說明定投基金也可以發財,不是說每個家庭都可以發大財。
-矽穀居士-
♂
(0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6:08:56
•
我跟米奇情況一樣。來美國時兩手空空,連飛機票都是借錢買的,工作幾年了還在還債。居士這樣說可能對我們後代有意義。
-古來萬事-
♀
(0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6:15:52
•
我2000年來美國讀研究生時,也是向親戚借了6萬人民幣,畢業前才還清的。我是30歲畢業參加工作,已經算晚的了。
-矽穀居士-
♂
(0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6:19:26
•
這收益算的是不是指最理想狀態? 實際多少%的人能達到? 那未來10或20年呐?
-pickshell-
♀
(216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6:51:20
•
過去50年,標普5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是11%;我是按照10%計算的。能不能做到,要看每個人的紀律性。
-矽穀居士-
♂
(0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7:08:36
•
什麽是“要看每個人的紀律性”?指什麽紀律呐?如同說這就看個人造化了?不懂啊。
-pickshell-
♀
(0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7:16:12
•
就是堅持定投。需要忍受股市的波動,還要逼迫自己每年把收入的一部分拿出來投資。僅此而已。
-矽穀居士-
♂
(0 bytes)
()
10/23/2023 postreply
17:24:57
•
如果有興趣,你可以看看我博客裏的關於投資理財方麵的文章。
-矽穀居士-
♂
(0 bytes)
()
10/26/2023 postreply
08: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