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漫長的人類曆史上,由於資金、技術和公司管理水平的約束,絕大部分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極其緩慢。比如從1800年到1900年的百年間,美國的人均GDP從90.6美元增長到273美元,增長2.9倍,平均每年僅僅增長1.1%。
而到了近代,由於技術進步、以及公司和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經濟增長開始加速。在第二次大戰後的幾十年曆史裏,經濟學家開始把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長期的持續經濟高速增長定義為“經濟奇跡”。而最引人注目的奇跡,幾乎都發生在東亞地區:
1. 日本戰後奇跡
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發布詔書向盟國無條件投降。當時的日本大部分城市和港口,都被盟軍(主要是美軍)轟炸成一片廢墟。隨後在麥克阿瑟將軍主導下,日本通過了新的和平憲法,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的政治製度。此後日本經濟開始騰飛,在隨後發生的朝鮮戰爭期間,日本更是成了聯合國軍的後勤基地,獲得巨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援。
日本人均GDP從1946年的178美元,猛增到1990年的25400美元。在44年裏增長142倍,平均每年增長12%。
2. 韓國的“漢江奇跡”
韓國在1945年日本投降時才獨立建國,隨後就發生了和朝鮮的血腥內戰,全國變成一片焦土。到了1961年,韓國的人均GDP隻有94美元,和深陷大躍進運動中的中國不相上下。
隨後韓國經濟開始騰飛,在漫長的越南戰爭期間(1961年至1975年),韓國不僅直接派軍隊入越南參戰,而且成為美軍的重要後勤基地,獲得了很多美國資金和技術。
到1996年,韓國人均GDP達到13500美元。在短短35年時間,人均GDP增長143倍,平均每年增長15.3%。這就是名聞天下的“漢江奇跡”, 這也使得韓國成為“亞洲四小龍“的狀元。
3. 台灣奇跡
台灣從1963年開始經濟騰飛,電子產業更是異軍突起。人均GDP從1964年的187美元,增長到1997年的13900美元。在34年裏增長74倍,平均每年增長13.5%。這也使得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俱樂部裏的榜眼。
4. 中國改革開放奇跡
在鄧小平等主導下,中國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政策,成立經濟特區,引入市場經濟、外資和技術。人均GDP從1980年的195美元,猛增到2018年的9900美元,在38年裏增長51倍,平均每年增長11%。 由於中國的經濟體量巨大,從而使得總體經濟規模的淨增加量舉世無雙,超過其它所有經濟奇跡。
美國大約在1900年前後成為世界第一大的經濟體。那麽美國有自己的經濟高速增長期嗎?還真有!美國的人均GDP從1981年的13900美元,增長到1997年的31400美元,在16年裏增長2.26倍,平均每年增長5.2%,這就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
可是跟前麵的幾個經濟奇跡相比,美國的經濟奇跡幾乎不值一提。為什麽落後國家(包括新加坡以及戰後被炸成廢墟的聯邦德國)的經濟奇跡如此光彩照人呢?很多經濟學家把這個現象歸因於“後發優勢”。
後發優勢是後起國家在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方麵的特殊有利條件,這一條件在先發國家(比如現代美國和英國)是不存在的,是與其經濟的相對落後性共生的,是來自於落後本身的優勢。也就是說,一個國家越落後,它的發展潛力就越大。
比如,後發者可以借鑒先進國家的計劃、技術、設備和組織結構,甚至跳過一些必經的發展階段。另外,先發達國家也可以在資金和技術上幫助後發國家。中國的經濟騰飛就是從巨量引進外資和技術開始,同時中國也獲得了很多國家和世界金融機構提供的低息貸款幫助。
不過,後發優勢隻是給後發國家提供了一張快速發展的可能性,是一種發展潛力。如果後發國家不能有效利用這個優勢,經濟照樣可能長期停滯。我們可以參考身邊的失敗國家作為反例,比如阿富汗、朝鮮、老撾、巴基斯坦、緬甸等等,以及很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