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回避了觸及皮肉的土改,連土改的最終結果也避而不談。我忍不住要給劇中人物劃一劃成分。
寧家因捐獻了大量土地,自然就評不上地主。費家的土地不知是如何處理的。劇中的情況是費家近支的人都不在了。封大腳家應該是中農,勉強評個下中農也有可能,因為偶爾也會出去打短工(覓漢)。鐵頭家100%貧農,自己沒有土地,全靠租地。銀子家(費大肚子)也是貧農。封四家本來是中農(分家後,得到土地),後來變成貧農(都賣給了寧家)。大家看看還有誰家?
其實過去在農村,真正代表農民的是中農。中農這個群體比較勤勞檢樸,就像劇中的封二一樣,省吃儉用,就是想買更多的地。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家庭主婦的作用非常重要。常常一個家庭日子過得好不好,全看主婦的持家能力。像劇中封四的老婆最終會餓死,是由於她把僅有的糧食一下吃掉。我家文革中下鄉時的房東就是這樣。她就是在秋天糧食剛下來時放開肚子吃,等到春天青黃不接時,全家人就隻喝稀的。但春天就要種地了,幹農活消耗大,不吃幹的,人怎麽受得了!這樣的主婦在鄉下就被稱為“不會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