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職能部門是工資減半每人上半個月, 生產部門分車間處理, 比如生產紗錠的車間被私企老板承包, 私企老板留下年輕有技術的, 其他的下崗, 紡織車間機器賣給鄉鎮企業, 有些設備當廢銅爛鐵賣了。下崗的紡織工人沒有技術很難找工作, 有點錢的倒賣布匹, 沒錢的當營業員( 有個女工賣服裝, 為了多掙一點錢,一個人從早上開門幹到晚上關門, 後來猝死了),有個廠 團支部書記離婚一人帶個孩子,為掙錢做小姐了,廠裏下崗女工做小姐也不止這一例, 技術科有能力的下鄉給鄉鎮企業做指導了。總之下崗工人過的相當辛苦,下崗是先有風聲然後分幾次宣布下崗名單不會像電視劇裏那麽突然的。
紡織廠虧損的外在原因是89年以後外貿訂單大大縮減, 私營企業興起(假冒偽劣開始進入市場),內銷拖欠貨款(三角債嚴重, 電視劇裏說銷售科長追討的應該是貨款不是貸款),
內部的問題是設備陳舊很多還是50年代或60年代初的。 解放以後這些國企每年都把利潤上交了,沒有資金更新設備, 比如紡織車間是速度慢人工換梭的有梭織機, 你再怎麽技術改造也提高不了多少效率, 還有電視裏說的染色問題, 當時是德國的染料最好, 不是你技術改造就能辦到的 , 因為那時國內的染色設備不行。
其次就是 退休職工問題, 一個在職工人要養活1.5個退休工人, 不隻是退休金, 大頭是醫藥費,是工資的一兩倍, 小醫院和藥房為了掙錢, 幾毛錢的藥都能過度包裝開到幾十, 你能開到茶具,鍋等等, 不少企業就是這樣被拖垮的。
很多人讚揚朱鎔基的國企改革, 在我眼裏是最差的總理, 企業倒閉以後退休工人去統籌國家管了, 那為什麽國家不能提前先解決退休職工問題,以 減輕企業負擔,讓國企跟私企競爭? 國企的工人一點也不偷懶,那時的工資已經跟產量質量掛鉤了, 我幹過國企,私企,外企,國企的管理製度是最完善的, 最後國企被以極其廉價不用負擔債務的形式賣給了有關係的個人,中間的官商勾結, 大規模的貪腐就是那時開始的, 造成的國有資產損失不可想象。 勤勞的下崗工人是被嚴重的犧牲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