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這是人類的永恒三問,但在古埃及人的思想裏,至少對人的未來,他們有明確而堅定的信念和追求。他們對今生和來世的觀點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人是有靈魂的,靈魂棲身在肉體中,人在現世的生命是短暫的,而未來卻是永恒的,通向永恒未來的大門就是死亡,而要獲得永恒的生命,保存屍身的不腐是至關重要的。隻要肉身保存完好,讓靈魂有棲身之所,人死亡後就可以獲得永生。這種生死觀是古代埃及人修建金字塔、地宮和製作木乃伊的深層原因。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法老們可以動用國家的力量來建造巍峨聳立的金字塔、富麗堂皇的地下宮殿,精美華麗的木乃伊外,顯赫的貴族也會修地宮,平民百姓死後也會製作簡單的木乃伊,其目的也是為了死後獲得永恒的生命。
在首都開羅以南700公裏,一個叫盧克索(Luxor)的地方(古代稱底比斯Thebes),尼羅河穿城而過,尼羅河以東是號稱世界最大露天神廟的卡爾納克神廟(Karnak Temple),是當年拍《尼羅河上的慘案》的取景地,而尼羅河以西就是著名的帝王穀(Valley of the Kings)。底比斯作為中王國(前2060年-前1785年)和新王國(前1570-1070年)的首都,是當時埃及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曆代法老在這裏建立了規模宏大的宮殿、神廟和陵墓,而比較完整的保存至今的就是卡爾納克神廟和帝王穀的地下陵墓,前者用來祭祀古埃及的太陽神(阿蒙神和賴神),後者則是法老們的長眠之地。大家知道埃及最著名的景點是金字塔,也是帝王的陵墓,主要修建於古王國時期,距今有四、五千年,而到了1000多年後的新王國時期,法老們不再建造巍峨聳立的金字塔做墳墓,而是向地底下發展,修地宮作為未來永生之地,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防止盜墓。
帝王穀在尼羅河西岸,是日落之地,本是一片荒漠幹燥之地,從第17王朝開始到第20王朝期間一共有60多位法老在這片荒山野嶺裏開鑿地下墳墓。這些墓穴依山開鑿,有的深入地下幾十米、上百米,曲折蜿蜒,牆壁和拱形的天花版上繪製著彩色的壁畫和文字。壁畫刻畫的多是古埃及的神明和法老的肖像,也有耕耘、漁獵的場景以及法老征戰沙場的赫赫武功。此外還有大量花草蟲魚以及動物的雕刻畫像。這些壁畫和雕刻,都是用筆如刀,簡潔而傳神,栩栩如生。最令人驚歎的是這些壁畫大都是距今三、四千年前的作品,不論是在深埋地下的墳墓中,還是在露天敞開的神廟裏,各種顏色都是鮮豔如初。千百年歲月悠悠,似乎沒有對這些壁畫產生任何影響。而在露天展示的這些壁畫,也無懼日曬風吹,黃沙漫漫,依然保留著當初的風采和神韻,令幾千年後的遊客看的是如醉如癡也驚歎不已。我想古埃及的壁畫能如此鮮豔如初地保留到今天,首先要歸功於埃及幹燥的氣候。埃及有酷暑,無嚴寒,降雨量很少,氣候幹燥,這些當然有助於文物的長久保存。此外,古埃及人用來作畫的各種顏料多是礦物質,這些礦物質用來做畫也利於永久保存。
把帝王穀叫做法老們的墳場隻是現代人的稱謂,古代埃及人則把帝王的埋骨之地稱之為“永恒之家”(home of eternity)。 他們認為隻要把永恒之家修好了,肉身有個安全的庇護所,靈魂總有一天會回來,就可以得永生。所以法老們往往一登基即位就開始修自己的陵墓,有些一修就是幾十年。有些法老在位時間特別長,所以得慢慢修,細細修,拖長了修,總不能法老沒死陵墓就完工吧。當然也有例外,像第18王朝的法老圖坦卡門(Tutankhamen),9歲即位,19歲暴亡(在位期約為公元前1332年-1323年),因為死的太早也太突然,他的墳墓就匆匆在死後70天內趕工修完。在他的墓穴內我們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圖坦卡門的真身木乃伊。
圖坦卡門之所以被現代人所熟知是因為他在帝王穀的墳墓3000多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挖掘出數千件珍貴的陪葬品,震驚了世界。開羅的埃及博物館有個專門的圖坦卡門展室,展出了數百件其中的精品,包括鎮館之寶的圖坦卡門黃金麵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