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行之七-阿根廷烏斯懷亞

來源: 濤靜 2021-12-08 17:34: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5437 bytes)

南美行之七-阿根廷烏斯懷亞

 

2016年12月30日下午5時,我們乘坐的精致遊輪(celebrity Cruises)無極號(Infinity)離開智利蓬塔阿雷納斯港,向南駛去。遊輪沿麥哲倫海峽寬闊的中部南行,駛出麥哲倫海峽,穿越冰川造成的群島,向西進入太平洋,然後折而向東南 ,開進群島環伺的比格爾海峽(Beagle Channel )。這裏需要說明,當前正值南半球夏季,又處於高緯度地區,所以白天長、夜間短,今日日落時間是下午10:17,遊輪開離蓬塔阿雷納斯後,有五個多小時是白天。隻見沿程雪山巍峨、水清波平、一派靜美的風光,偶遇另一艘遊輪駛過,才短暫擾動了這沉寂的時空。

圖1,從蓬塔阿雷納斯到烏斯懷亞航線圖

圖2,遊輪沿麥哲倫海峽中段南下,遠處為火地群島的小島群

圖3,離開蓬塔阿雷納斯3小時,開始越過麥哲倫海峽向南

圖4,沿途看到的雪山

圖5,遇上另一艘遊輪

比格爾海峽乃為紀念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於18331834年考察該地時所乘英國帆船“比格爾號”(小獵犬號)而命名。它位於火地島的南方,是一條從東部的大西洋,跨過阿根廷智利兩國到西部太平洋的水道,全長三百二十公裏,最寬處約十公裏,最狹窄處隻有一公裏。

火地島(Tierra del Fuego)位於南美洲的最南端,是南美洲最大的島嶼。主島隔麥哲倫海峽同南美大陸相望,麵積4.87萬平方公裏(對比:中國台灣島3.60萬平方公裏,中國海南島3.54萬平方公裏)。包括附近數百個小島和岩礁在內的群島總麵積約7.3萬平方公裏。152010月,航海家麥哲倫發現了後來以他命名的麥哲倫海峽時,首先看到的是土著居民在島上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將此島命名為火地島 1881智利阿根廷劃定此島邊界,東部約1/3屬阿根廷,西部約2/3屬智利。

遊輪從比格爾海峽自西向東駛行,其北為火地島本島,其南為火地群島的眾小島。31日黎明時(日出時間5:04),遊輪進入冰川多見地區,向北部望去,5點20分看到第一個冰川(Espawa),然後於5點25分,見到第二個冰川(Romanche),6點15分出現第三個冰川(Francia),6點35分看到第四個冰川(Hollanda)。這些冰川均位於火地島南部大山之間,屬於智利境內。

冰川是指大量冰體堆積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觀。它是沿地麵運動的巨大的天然固態冰體。是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存在於極地或高山地區。我們上次看到的冰川是新西蘭南島南阿爾卑斯山山麓的福克斯冰川。在國內西藏、新疆高山地區也有多處冰川。我們隻去過新疆天山的天池,它是古冰川運動造成的冰磧湖。要看到現代冰川需進到天山深處高海拔地區,我們那次無緣前往。

火地島的冰川讓我們大飽眼福。由於火地島緯度較低,氣候較冷,故其雪線高程也較低,雪線以上每年有多餘的雪不被融化而積累起來,年深日久,就成為冰川發育的地區。冰層受到重力的持續作用,向地形低處緩慢流淌移動,形成宏偉壯麗的冰川景觀。

我們站在遊輪上近距離地欣賞和拍攝火地島冰川:圖6中,冰川從右邊山後流出,其前緣開闊,已接近海麵;圖7中,冰川的上部處於高處,從山穀間向下移動;圖8中,冰川的冰層深厚,其前沿已到達海中;圖9中,兩股冰川高懸於山上,然後在低處匯合;圖10中,冰川上部開闊,下部於窄穀中擠出入海。總之,火地島冰川呈現的千姿百態,可以說是美不勝收。

圖6,比格爾海峽的冰川-1

圖7,比格爾海峽的冰川-2

圖8,比格爾海峽的冰川-3

圖9,比格爾海峽的冰川-4

圖10,比格爾海峽的冰川-5

早晨7;46, 遊輪進到比格爾海峽中部智利與阿根廷交界處,隻見有一小快艇向遊輪駛來,靠近後小艇上的阿根廷引水員登上遊輪為遊輪引航,小艇瞬即駛離。此後約2個小時,遊輪繼續在比格爾海峽阿根廷水域東行,上午十時,到達阿根廷火地島的首府烏斯懷亞(Ushuaia)。進入港口前,我們從遊輪餐廳眺望烏斯懷亞,隻見此城市的大片房屋依山靠海而建,雖是夏季(今日本地氣溫7至12攝氏度),但山上高處依然可見白皚皚的積雪。遊輪室內屏幕上顯示了遊輪在火地島南側的當前實際位置。

圖11,從遊輪餐廳看海邊的烏斯懷亞

圖12,2016-12-31早晨遊輪室內屏幕顯示的實際位置

我們昨天到達的智利蓬塔阿雷納斯(南緯53°10′, 西經070°56′)被稱為“世界大陸最南端的城市”,今天到達的阿根廷烏斯懷亞(南緯54°47′,西經68°20′)比蓬塔更要靠南,但它是在大島火地島上而不在大陸上,如果地域包括島嶼在內,烏斯懷亞被稱為“世界最南端的城市”是名至實歸的。

圖13,烏斯懷亞位置圖-1

圖14,烏斯懷亞位置圖-2

烏斯懷亞在火地島南端,比格爾海峽北岸,在一個弧形海岸的北部和西部。城市沿海岸綿陽約8公裏,向山麓縱深約2公裏。它始建於1870年,現今有人口11萬。在20世紀前半部分時間裏,這裏一直是阿根廷重刑犯的流放地。因為這裏地處偏僻,囚犯很難從這裏逃脫。利用囚犯的勞力,在這裏伐木、築路,逐步建造起這座城市。 現在,烏斯懷亞主要經濟部門是電器、木材、捕魚和旅遊業,它有設備完善的港口,距南極大陸最近處僅800公裏,所以是阿根廷和其他國家去南極考察的後方基地,考察船都在這裏補充燃料和食品。此外還有班輪通航阿根廷首都、智利火地島首府蓬塔阿雷納斯福克蘭群島(即馬爾維納斯群島)。

我們的遊輪停靠在了烏斯懷亞碼頭。這是一個從岸邊伸入海中的混凝土碼頭,兩側都可停靠大船。已有另一艘遊輪停靠於此碼頭東側,我們的遊輪則停靠在碼頭西側。遊輪停穩後我們依次持船卡下船,隻見碼頭外已停有三十多輛接客的旅遊大巴,還有一些中巴和小巴。沿街有許多小屋均為旅行社。街對麵有一處信息屋(Information),我們從這裏拿到了免費的地圖和一些旅遊資料。

圖15,遊輪停泊在烏斯懷亞碼頭

圖16,烏斯懷亞歡迎牌

分析旅遊資料後,我們選購了在比格爾海峽巡遊兩個半小時的遊艇票。

遊艇可乘數十人,於12時開船。從駛離的遊艇上回望烏斯懷亞,城後的山頂雖然雲遮霧罩,但海邊的市街卻沐浴在陽光下,生機蓬勃。我們一路欣賞比格爾海峽的風景,一邊拍照留念。

圖17,乘小艇遊比格爾海峽

圖18,從海上看烏斯懷亞

圖19,在小遊艇上-1

圖20,在小遊艇上-2

圖21,在小遊艇上-3

遊艇向東開行,來到一個石質小島,隻見有成千上萬隻海鳥在島上聚集,它們有的俯臥,有的站立,有的進入島邊水中,有的則飛翔在天空。我們看到的這些海鳥是南美鸕鶿。它們善於潛入水中捕食魚蝦,其嘴強勁而修長,上嘴兩側及嘴端有溝,適於啄魚;它們借助敏銳的聽覺捕捉獵物,捕到獵物後一定要浮出水麵吞咽。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幹後才能飛翔。

圖22,鳥島-1

圖23,鳥島-2

圖24,鳥島上的海鳥-1

圖25,鳥島上的海鳥-2

遊艇到達的第二個島爬滿了灰色的海獅。它們大多躺臥休息,少數昂首靜望前方。據維基百科:海獅是屬於鰭足類海獅科海洋哺乳類動物,耳朵小;身驅為紡錘狀的流線體,可在水中靈活運動,前後肢呈鰭狀、後肢能轉向前方以支持身體,並且能夠利用鰭足在平地上走動;身體被有粗毛;雄性長2.5-3.25米,雌性較小。因為有的種類雄性海獅頸部有長毛似,故取此名。其食物主要為底棲魚類和烏賊、海蟄、磷蝦和海獅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通常集群活動,有時在陸岸可組成上千頭的大群。海獅智商較高,經常被動物園水族館馴化進行表演,成為人們喜愛的表演明星。它的潛水本領高超,可代替潛水員打撈海底遺物,進行水下軍事偵察和海底救生等。

有的旅遊資料把這裏的海獅認作是海豹,這是不對的。海獅和海豹都屬於鰭足類海獸,但不同科。海豹跟海獅的區別在於:海獅可以直立行走 海豹鰭短 隻能趴在地麵上滑行; 海獅的耳朵小小尖尖的,而海豹的耳朵是洞。

圖26,海獅島-1

圖27,海獅島-2

圖28,海獅島-3

圖29,海獅島-4

圖30,海獅島-5

圖31,海獅島位置圖

遊艇向東開,來到一個較大的島旁。這是一個沒有人家、沒有大樹但滿布灌木和野草的荒島。島上有小路蜿蜒通向高處,它是曆年遊人踩踏出來的,表明小遊艇經常光顧此島。島上沒有海鳥與海獅,但輪葉蒲桃、垂盆草和山菊等野花四處開花結果,倒也構成另一番景致。

圖32,小艇停靠在一較大荒島旁

圖33,荒島上的紅果-輪葉蒲桃

圖34,荒島上的花草- 垂盆草

圖35,荒島上的花草-山菊

圖36,荒島上留影-1

圖37,荒島上留影-2

圖38,荒島上留影-3

圖39,在荒島上拍攝

圖40,行走在荒島上

小遊艇再向東開,來到一個矗立著燈塔的石質小島。此燈塔位於烏斯懷亞以東9公裏處,被稱為“世界盡頭的燈塔”。據說,1997年上映的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泄》曾在此取景。

圖41,遠觀燈塔島

圖42,近看燈塔島

圖43,在燈塔島前

小遊艇折向回開,回航中見海中有海獅遊弋,有海鳥掠水捕魚。不久就駛近烏斯懷亞,這時可看到有飛機飛臨城市附近的機場,還看到開赴南極的輪船駛離港口。從海上向城市望去,大山上部的皚皚白雪和大山腳下鱗次櫛比的房舍互相輝映,構成一幅令人難忘的圖景。再駛近看,城市中部順著山穀向上延伸,周邊被密密的森林所環繞,像是童話中的世界。烏斯懷亞,對於遠方的來客真是一處陌生而美麗的天涯海角之地。

圖44,大山腳下的烏斯懷亞

圖45,城市沿山穀向上延伸

我們在碼頭上岸。再乘城市雙層巴士遊覽市區。巴士從港口大街出發,順時針繞外環線一周,中間停下兩次,讓乘客下車觀景拍照,最後回到出發地。在城市高處停留時,我們俯瞰街市,眺望比格爾海峽,一直可以看到海峽對岸屬於智利的島上的綿延群山。

圖46,城市遊覽雙層巴士

圖47,從城市高處看比格爾海峽-1

圖48,從城市高處看比格爾海峽-2

圖49,城市高處留影-1

圖50,城市高處留影-2

圖51,城市高處留影-3

我們漫步在烏斯懷亞街頭。城市的主街叫聖馬丁大街,與海岸線平行,還有幾條較短的街道則是與這條大街垂直交錯,一頭通向海邊,另一頭就延伸到山坡上。聖馬丁大街街道不寬,但兩旁店鋪一家挨著一家,街上車和行人都不少,一派繁華景象。一個房屋邊的空地上,羽扇豆和鬼罌粟花正繁茂地盛開,帶給人這地球南端溫潤夏季的氣息。在一處整齊的三層建築門上,用西班牙語寫著“火地島曆史遺跡”字樣,因時間有限,我們未能進入參觀。 繼而走入一間禮品店,在琳琅滿目的各式小禮品中,我們選購了幾件作為回家時帶給小朋友的紀念品,還花了2000比索買了5張明信片,寫了收信人姓名地址投入郵筒寄給親人,以便作為來到地球最南端城市的一個紀念郵簡保存。

圖52,街景-1

圖53,街景-2

圖54,街景-3

圖55,屋旁的羽扇豆和鬼罌粟花

圖56,曆史建築物

圖57,烏斯懷亞海邊留影

圖58,在商店企鵝模型邊

傍晚6時我們回到遊輪。2016年即將結束的夜晚,餐廳要求大家著正裝參加晚宴。我們戴上了餐桌上擺放的各色紙帽拍照,紀念這個天涯海角度過的難忘除夕之夜。

圖59,遊輪上的除夕晚宴

晚餐後我們到遊輪劇場欣賞除夕鋼琴演奏。一位美國鋼琴家在樂隊伴奏下彈奏了多首樂曲,優美抑揚的琴聲令人陶醉。演奏會後鋼琴家出售其演奏光碟。元輝為他的喜愛鋼琴並在比賽中屢獲殊榮的小女兒買了光碟,還請鋼琴家簽字留念。

我們在阿根廷烏斯懷亞愉快地度過了2016年的最後一天。

圖60,在遊輪上聽除夕鋼琴晚會

圖61,鋼琴家在其出售的光碟上簽字

圖62,2016-12-31除夕夜的遊輪地理位置

 

 撰文:LZz, 拍照:Andrew, Tommy, LZz。 2017年1月初稿, 2021年12月8日完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烏詩懷雅的美,是詩意畫意的美,也是雅致旖旎的美。所以我一直寫成烏“詩”懷“雅” -蘇.蘇- 給 蘇.蘇 發送悄悄話 蘇.蘇 的博客首頁 (50 bytes) () 12/09/2021 postreply 10:12:35

讀了大作,勾起很多回憶。2010年去南極時候,在烏斯懷亞住了三晚。 -卵話三千- 給 卵話三千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9/2021 postreply 18:35: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