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麵積超過400萬平方公裏的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位於亞歐大陸的要衝,曆史上多少英雄豪傑為此盡折腰。亞曆山大的馬其頓方陣,穆斯林一手持劍一手持經的強大武力,蒙古鐵騎高舉的如林馬刀,帖木爾的無敵軍團和威武彪悍的蘇聯紅軍都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稱雄一時。玄奘西下取經,馬可波羅東來,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的商隊都在中亞留下足跡。波斯,印度,中華,阿拉伯和俄羅斯文化在這裏衝撞激蕩交流融合。所有這一切給中亞留下了獨特的千年古跡、宗教信仰、人文藝術、文學音樂、風土民情。
至今中亞五國獨立已近30年,當年這些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黨委書記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夜之間他們都成了獨霸一方的真皇帝。為了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求生存,他們幾乎沒有例外地和遠在天邊的美國調情,往東方的中國撈取經濟利益,向西邊的俄羅斯尋求安全保護,而保守和威權更是他們共同的習慣和做法,以至於許多年來中亞始終是旅行者難以踏足的地方,我2015年前就曾試圖從伊朗闖關中亞,最後卻在土庫曼斯坦铩羽而歸。最近聽說中亞國家日趨開發,簡化簽證入境手續,不免躍躍欲試卷土重來。
一般來說阿塞拜疆被稱為高加索國家,但其和土庫曼斯坦隔裏海相望。我9年前首次踏足高加索,造訪了格魯吉亞和阿美尼亞,當時阿塞拜疆相當閉塞,簽證繁瑣難辦。而且為了領土問題,和阿美尼亞刀兵相見,兩國邊境口岸關閉,我們過其門而不得入。現在時過境遷,阿塞拜疆也有了進步,可以直接在網上辦理E簽,事情就變得極其容易了,於是阿塞拜疆成為了我們中亞旅行的第一站。
阿塞拜疆源自伊朗語:Atropates,意為火域。整個國家也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充斥著太陽的炙烤。首都巴庫的夏季平均氣溫在34度以上,遍布全國的天然火井和由此催生的拜火教,讓這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火焰之城。同時阿塞拜疆又瀕臨裏海,裏海雖說是海,但卻是世界第一大湖泊。裏海為鹹水湖,擁有和海洋相似的生態係統,海運業發達。整個裏海海域麵積約為38.64萬平方公裏,相當於世界湖泊總麵積的14%,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地。所以阿塞拜疆又被稱為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國家。
阿塞拜疆是穆斯林國家,可是漫步首都巴庫,一天看不見幾個穿戴宗教服飾的人,從早到晚也從來聽不到清真寺中有任何喇叭在播放高亢的誦經聲。實際上巴庫可謂亞洲最具歐洲氣息的城市之一,如果光看建築風格,居民衣著,街頭雕塑,一定會以為自己要去中亞,卻誤入了一座歐洲城市。但是街頭巷尾人手一杯的土耳其紅茶,大小餐館裏捧著阿拉伯水煙槍吞雲吐霧的男女,卻明白無誤地告訴我,沒有走錯地方,這裏就是亞洲的核心地帶。
我們選住的民宿毗鄰裏海,開窗就能看見水景,出門走過一個街區就是巴庫老城。巴庫古城小巧別致,位於一個小山頭之上。其古城牆建於12-15世紀間,全部用石頭砌成,至今城牆保存完好。城內迷宮般的街巷用石板鋪就,貫穿整個古城。城內還有眾多名勝古跡,如11世紀建造的瑟納克.卡爾清真寺塔,12世紀的克孜.卡拉瑟塔樓等。古城內的建築整體呈淺黃色,是阿拉伯建築和歐洲建築的的融合體,後期的建築大都是巴洛克風格的。
希爾凡王宮在最高處,是12世紀席爾旺沙王朝定都巴庫後修建的宮殿建築群。不過曆史上幾廢幾建,上世紀末的最近一次大修之後,2000年宮殿隨老城一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老城東南角,矗立著一座處女塔(Maiden Tower)。無數關於處女塔的傳說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一個美麗的少女的未婚夫去打仗,長久未歸,於是女孩一直站在塔上眺望遠方。後來未婚夫的死訊傳來,少女便從塔上跳了下去,葬身於裏海的波濤之中。
離巴庫老城不遠,坐落著阿塞拜疆國家美術館。其建築,藏品和布置均屬一流,充滿了濃鬱的中亞民族風情。想不到這個隻有九百萬人口的彈丸小國也有這樣精致的博物館。如果說國家美術館已經讓我們感到意外,那現代美術館更是讓人大吃一驚。現代美術館位於一座絲毫不起眼的建築,但是在上下二層的展廳裏,密密麻麻地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精品。油畫,水彩畫,素描,雕塑 - - -,林林總總令人目不暇接。我們在裏麵流連了一個下午,仍意猶未盡。同行的畫家老張更是興奮異常,就好像阿裏巴巴踏進了四十大盜的藏寶洞,他上上下下忙個不停,幾乎把每件展品都拍攝了下來。
漫步在巴庫市中心,在任何地方抬頭都能看見火焰塔的身影。火焰塔是巴庫市最高的摩天大樓,塔身高190米,是由3座獨立但又相似的建築組成。塔身的玻璃材質使其在白天陽光照射下的時候熠熠生輝,體現了阿塞拜疆人民對火的崇拜,它是巴庫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這個城市的一張活名片。而每天晚上,當天空漆黑一片的時候,無疑那才是觀賞火焰塔的最佳時機。這時塔身由LED控製演化出各種顏色,其外型看起來與火焰相似,能照亮整個城市。這時站深入裏海的棧橋頂端,上著火焰塔身上的鮮豔色彩變化多端盛出不窮,下看裏海水麵上的倒影波光瀲灩五彩斑斕,真是美不勝收。
阿塞拜疆能講英語的人極少,雖然手機翻譯軟件幫助極大,交流常常還得借助看圖說話和指手畫腳等肢體語言,好在當地民風淳樸,沒有欺蒙咋騙。第三天,我們一早上街討價還價雇了一輛出租車,出城跑了一天,看了6個景點:古清真寺,史前岩畫群(世界文化遺產),泥火山,火焰山,拜火教聖地和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古清真寺古樸典雅;史前岩畫曆盡數千年風雨滄桑,仍清晰可辨;泥火山火熱的泥漿噴湧,讓人驚歎;石縫中泄露的天然氣引起的漫山大火,終於讓人相信西遊記中火焰山的記載,可不是無中生有。
當地赫赫有名的拜火教神廟 - Atashgah神廟比著名的伊朗雅茲德火神廟更顯得古老而質樸。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朗和土庫曼斯坦的大地之下蘊藏著巨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而石油和天然氣常常在各地泄漏,引起的漫天大火,這種自然現象在遠古時期就引起人類的敬畏,而拜火教就在這塊土地上應運而生。2千多年的鬥轉星移,拜火教幾起幾落,隨著蒙古人的殺戮,伊斯蘭教的入侵,拜火教在它的發源地已經漸漸式微,現在最大的信奉人群卻是遠在印度,這座神廟也是印度人出資修建的。
這一天看的每個景點都讓人讚歎,最後一個景點更是使人耳目一新。2013年落成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充滿強烈的未來感和視覺衝擊,這是現代主義建築師代表 - 英國已故女建築師紮哈.哈迪德的作品,“永恒的流動性”是這棟建築的主題,
這棟流線型建築極具超現實感,大量使用了層層跌宕起伏和彎曲變化的柔美線條,純白的外殼,流暢的線條讓建築本身充滿張力。建築內部的結構空間設計也和屋頂一樣有著錯落的層次感,流動的曲線牆體設計取代了中心建築棱角分明的柱體和直角設計,柔和之中讓室內空間顯得更加開闊。站立在它的麵前,你會感覺整個建築如同柔軟的湖水,泛起了層層漣漪向著你迎麵湧來。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標新立異地矗立在城市一角,用那些流動柔軟的線條對抗著阿塞拜疆那些構成城市主體的紀念碑式建築。它所承載的意義早已超越建築本身,而是體現了一個舊時代的落幕,一個新時代的開啟;代表著溫柔浪漫的人性終於取代了僵硬冰冷的製度。
高加索諸國中,巴庫的飲食文化素有盛名。Passage 145 是巴庫民望排名第一的餐館,以中亞特色的地毯為主題裝飾,地上,牆麵,甚至部分天花板都用地毯覆蓋,十分別致。該餐館不但將波斯印度和蒙古風味融為一體,更推陳出新,菜肴色彩鮮豔,入口清爽。價格親民,服務質量更是一流。
Dolma又是一家別具特色的飯店,值得專程前往。這家飯店位於市中心一條不起眼的小巷裏,街旁人行道上有一條窄窄的石階深入地下,推開那扇厚厚的木門,就仿佛走進時光隧道,回到了阿裏巴巴和四十大盜的年代。走過石塊砌就的甬道,踏足暗紅的地毯,在實木桌椅旁坐定,從沉沉的銅壺裏倒出一杯鮮亮的紅茶,就著剛剛出爐的麵餅,吃著燉煮的恰到好處的羊肉,那時間已經渾然忘記自己身處何時何地。
5月29日傍晚我們離開巴庫,前往土庫曼斯坦,當夜2019年歐霸杯決賽在巴庫舉行,前一天巴庫已經充滿了節日氣氛,民眾聚集在海邊公園裏徹夜狂歡,高亢的搖滾樂震耳欲聾,酒精,荷爾蒙和激情彌漫在夜空之中。置身其中,不敢相信這是一個穆斯林國家。
短短的四天時間,阿塞拜疆給我們太多的驚喜,這個國家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開放,摩登,繁榮和精彩。同時科技的進步,也讓旅行變的越來越容易。現在的手機翻譯軟件,簡單易用,極大地打破了語言的隔閡,從此兩個語言不通的人麵麵相覷的尷尬局麵再也不會出現;Uber在全球的擴張,使得在語言不通的陌生國家打車變的和在家鄉一樣方便,而我這麽多年來練就和出租車司機鬥智鬥勇的一身本事就此變的完全無用。
再見,阿塞拜疆;再見,巴庫。一個充滿了活力的國家,一個處處散發著優雅的所在,一個純樸友善熱情的民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