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莫高窟約170公裏處的瓜州縣城南另有一片洞窟,洞窟開鑿在踏實河兩岸直立的峭壁上,東崖32座,西崖11座,一泓清流流過崖間,人稱萬佛峽。又因峽穀裏榆樹成林而稱為榆林窟。榆林窟的開鑿起始時間不詳,但從洞窟形製和題記推測為隋唐之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開鑿和繪塑,進行過大規模的興建。榆林窟的壁畫內容和風格與敦煌莫高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被稱為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看完莫高窟,第二天我們又來到榆林窟。
車出敦煌,一路往東行走,窗外是茫茫戈壁。進入瓜州縣內從高速下來拐進小路,路況亦不盡如人意。突然茫茫戈壁灘中一個巨大的嬰兒雕像橫空出世,它靜靜地趴在大漠之中,雖然四周荒涼,卻是整片大地都在擁抱著它,像孩子酣睡在母親的懷抱。這座以"大地之子"命名的雕像是2016年清華大學運用數字技術完成的大型雕塑作品。用以紀念絲綢之路,承載中國5000年曆史。雕像以紅砂岩為主要材質,利用3D掃描獲取模型數據,分塊進行3D雕刻,運輸到瓜州後再逐塊雕砌安裝成型。繼續向前一片矮樹林出現眼前,柳林中不時可見駱駝,三三兩兩散處於戈壁灘中的紅柳林,悠閑踱步,吃著柳樹葉。也許是沒有座墊的原因,駱駝看上去個子並不大,較我們在鳴沙山所騎小了許多。起初我以為是野駱駝,可小張告訴我那是人們放養的,就像一路所見的羊群和牛群,雖不見牧人,但也絕不會走丟。小張是西北人,一路都是他在張羅,使得我們的行程得以順利完成。
大地之子
看著雕像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這不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真實寫照嗎?大地母親用身體孕育華夏兒女五千年,如今乳汁幹涸,身體枯竭,青春不再,綠色無存,隻剩下一片蒼茫荒涼的戈壁灘。如今大地之子已經成長、富強,是否應該考慮回饋母親,幫助她重返青春,再顯風采。
穿過一處亂峰突兀的山脈,山並不算高,然而石骨盡露,赭黑相間,幾乎寸草不生,陽光下岩層紮人眼目。
隨後是連綿不斷的低矮土丘
遠處一泓碧水落入視野,在光禿禿的黃土地上顯得那麽的藍、那麽的美。
汽車彎進一處峽穀,溝峽漸漸開闊起來,斷崖之上可見烽燧。複拐過一個彎,儼然已是一片綠洲,峽穀兩邊樹林蒼茂,多為白榆樹,在此已經生長了千年。兩側斷崖壁立,可見棧道,散布著一個個石窟,下有急湍,清響不絕,榆林窟到了!
洞窟分布在峽穀兩邊的崖壁上
經介紹這些榆樹雖看上去不大,但已經在此地存活了一千六百多年。
不像莫高窟那麽多人,除了專程參觀的團體,文化人員和美術學生,這裏幾乎很少遊客。為我們講解的應該也不是專職講解員,而是研究員。莫高窟的小李,作為講解員已經很不錯了,可是榆林窟的張先生淵博的學識和對洞窟深切的熱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先生告訴我們,來到榆林窟主要是看壁畫,榆林窟有壁畫5650平方米,其中4200多平方米保存良好。雖有彩塑272多尊,但大多是清代重塑,並沒有壁畫的藝術價值。
我們的參觀從棧道開始。到過莫高窟的人都知道,莫高窟是由一層層的木棧道連接各窟,這是莫高窟建窟伊始就采用的交通方式。今天的榆林窟也采用了這種方式,但若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到來,是看不到棧道的,隻有那高高的崖壁上一個個的洞口,那麽人們是怎樣上到半空中的懸崖上去禮佛呢?那不成真有飛簷走壁、羽化飛升的本領?奧秘在於每個洞窟門口兩側的一個小洞,原來古人在開鑿榆林窟之前先在崖體內開鑿了通道,通道連接各個洞窟,從崖下走進通道便可進入各個洞窟。而我們今天出入的門,建窟時隻是用來拋棄土方,後來便是采光的窗,直到九十年代,崖壁上的棧道修好,窗就變成了門。
九十年代前的榆林窟,那時還沒有棧道(網絡圖)
洞窟以山體內開鑿的通道相連
榆林第12窟
走進第一個洞窟,第12窟,建於五代時期(公元907-960)。洞窟的結構相較莫高窟完整了許多,甬道、前室、主室樣樣俱全。果然洞窟裏壁畫色澤鮮豔,線條清晰。張先生介紹那是因為榆林窟坐落在峽穀內,且麵朝西沒有太陽的直射,因而壁畫千年而不褪色。前室一麵有披頂,披頂下繪有一圈垂縵,每片垂縵下係一鈴鐺,好像在風中飄動。垂縵下方是飛天,身姿曼妙,非常靈動。佛菩薩的神情是嚴肅的,在描繪他們時有一定規範,但是飛天是自由的,通常畫師在描繪飛天時會傾注自己所有的熱情和想象力,畫出的飛天往往也最有表現力。飛天出自印度,是佛國中等級最低的神仙,他們用鮮花和音樂供養佛菩薩,因此從十六國到元代,飛天跨過了漫長的歲月,出現在每個洞窟裏,千姿百態。飛天下方是千佛,令人驚奇的是每尊佛像旁都有名字,字跡清晰,一千年過去,仍能辨識。經考證283尊佛像名號出自大乘佛教銜接經。
托珠地藏菩薩
壁畫中的千佛個個有名號
西壁門南側有文殊變,北側為普賢變。文殊變和普賢變是榆林窟壁畫重要題材之一,壁畫中普賢菩薩乘白象,諸菩薩和諸天隨行,昆侖奴禦象,伎樂天演奏各種樂器在前引導,表現出菩薩出行非常隆重。
進入主窟,不覺有些目瞪口呆,佛壇上站在的是一位身著蟒袍的王者,張先生介紹這是孫思邈。看看牆上的壁畫,沒錯,全是佛教題材,可是一個道人怎麽走進了佛殿受人朝拜?張先生為我們解惑:原來一千多年前這裏的確是佛教的地盤,但一百多年前這裏卻是道士掌管。元朝中期以後開窟造像停止了,特別是明朝閉關後,一度興旺的石窟無人照管漸漸荒蕪。後來道士來到這裏,接管了洞窟。河西地處偏遠,缺醫少藥,人們生了病隻能找個神仙拜拜,於是道士們想起了自己的藥王神仙孫思邈,便立像於此受人祭拜,以保平安。從此道家的神仙住進了佛洞窟,12窟也更多的被稱為藥王洞。
榆林第16窟
16窟是現今保存較好的五代前期的一座大窟,大約修建於公元936-940年,是曹議金長子曹元德執掌瓜沙政權時為其父所建的功德窟。曹家五代八任歸義軍節度使,統治瓜、沙地區達100多年。其中曹議金為第一代,他奉中原為正朝,通過和親與鄰國修好關係,發展生產,搞好經濟,使得瓜、沙地區政治穩定。曹議金死後其長子繼位,繼續執行其父的政策。窟內主室甬道南壁有曹議金供養人畫像,畫像中曹議金身著長袍,手持香爐,恭敬虔誠麵佛禮拜。身邊榜題為"敕歸義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托西大王譙郡開國公曹議金一心供養"。
曹遠忠,曹議金第三子,是在位時間最長的歸義軍節度使。他在任期間,編纂曆日、敬授民時;設立軍鎮、還授土地;保障絲路暢通、促進文化交往;開窟造像、雕版印經。為今天敦煌文物的傳承和保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本窟有兩大看點,第一,來自甘州(張掖)的慧聰張法師的發願榜題,在榜題中第一次出現"榆林窟"這個名字,榜題時間為西夏天賜禮盛國慶五年(公元1073年)。文中寫到"山穀內甘水常流,樹木稠林,白日聖香煙起,夜後明燈出現,本是修行之界,晝無恍惚之心,夜無惡境之夢",將當時榆林窟情景詳細描寫出來。
第二看點是曹議金之妻甘州回鶻夫人供養像。回鶻夫人身著緊袖翻領長袍,頭戴桃形鳳冠,麵貼花鈿,是典型的回鶻貴族女裝。身旁有榜題書寫"北方大回鶻國聖天公主隴西李氏一心供養"。當時貴族婦女流行"靨鈿妝",用黃金和美玉加工成各種形狀裝飾品貼在臉上,金玉用當地河裏珍貴的"祁連裸鯉魚"的魚皮製成一種叫作"嗬跤"的膠粘貼。正如唐詩所雲:"犀玉滿頭花滿麵",當時貴夫人的奢華生活可見一斑。從這幅壁畫中我們還注意到一位名人的隨意塗鴉:"辛巳十月二十二日蜀郡張大千臨帖一周題記"。據說當年張大千在敦煌臨摹時破壞不小,他在壁畫上任意塗鴉題字,或者揭開表層壁畫觀看底層。這種對千年文物不負責任的做法實在令人不齒。
榆林窟第26窟
第26窟開鑿於唐代,五代、宋、回鶻、清都有重修。寫這個洞窟的目的是要向那些多年來為守護千年文物,將自己的青春獻給這荒遠的戈壁的文化工作者致敬。明朝嘉峪關的閉關,使得瓜、沙地區變成塞外之地,榆林窟、莫高窟無人照管,有的被流沙淹沒,有的淪為監獄或流浪漢的住所。他們在洞中生火做飯取暖,我們在幾個洞窟中見到煙熏的痕跡。26窟就是這樣一個洞窟,上世紀70年代還住著人。80年代敦煌研究所接管榆林窟,當專家們走進洞窟,看見滿地脫落的壁畫殘片十分心痛。那時我國還沒有修補壁畫的技術,專家們將米粒大小的壁畫殘片收集起來,一一作好標記存檔。直到2002年修補技術過關,粘合用的膠水分析試驗成功,才開始了修補工作。當時全國具有修補能力的技師不足百人,此洞窟中就聚集了40人,修複了一年半時間,終於將部分壁畫還原。我們所看到的壁畫果然是像魚鱗片一樣,那是技師們一點點粘貼起來的。看到這裏我們肅然起敬,為這些保護文物默默工作的人們所深深感動,向他們致敬!
榆林窟第2窟
第2窟位於東崖下層,建於西夏(公元1113世紀),現在作為特窟開放,是榆林窟唯一一座以菩薩為主題的洞窟。洞窟的開鑿仍沿襲唐以來的覆鬥形形製,窟內壁畫保存西夏原作,正中佛壇上騎青獅的文殊等塑像經清代重修。西夏建國190年,大量吸收中原漢文化,尊孔崇儒,並仿照漢字創立了西夏本民族的文字西夏文。兩代開國帝王李德明、李元昊都是佛教的崇信者,因此西夏王國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精美的佛教藝術作品,榆林窟第2窟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洞窟內,覆鬥形頂的中央繪團龍藻井,從構圖到繪畫都很有創意。
洞窟西壁門兩側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觀音畫像,其繪製之精美,是西夏壁畫中的上乘之作,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觀音畫像中最精美的,經常被人們所稱道。整個畫麵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在透明的巨大光輪中,頭戴寶冠、項飾瓔珞的觀音菩薩悠然自在、若有所思地坐在水邊岩石上。這裏的水月觀音畫像不僅僅是作為人們禮拜的對象,而且也成了人們欣賞的對象。在畫麵裏人們可領悟到一種深曠清淨的意境,使人丟棄心中的一切雜念,陷入凝神遐思之中。正如詩人白居易的讚歎:"淨綠水上,虛白光中,一睹其下,萬緣皆空。"
榆林窟第3窟
第3窟同樣是一座特窟,開鑿於西夏中晚期,此窟的洞窟內容和形製獨具一格,特別是大量的精美壁畫在敦煌石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此洞的主要看點有洞窟東壁南側的《五十一麵千手千眼觀音經變》,和西壁北側的《文殊變》,南側的《普賢變》。
《五十一麵千手千眼觀音經變》內容豐富而獨特,是罕見的優秀作品,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此畫高3.7米,寬2.2米,麵積為8.14平方米。觀音像為五十一麵,作寶塔形重疊,上下十層。佛經說:千手千眼是觀音菩薩發大慈悲,救濟眾生所致。千手表示法力無邊,千眼表示智慧無窮。這幅壁畫並沒有將千手具體畫出來,而是采用器物代表千手。整個畫麵出現了166種器物,對稱分布在觀音像的兩邊,包括人物、動物、植物、建築、交通工具、生產工具、樂器、量器、兵器,以及各種法器、法物等等。豐富而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西夏的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場麵,其中牛耕手、釀酒手、冶煉手都是最好的實例。《五十一麵千手千眼觀音經變》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是曆代各類經變無法比擬的,它超過了佛教圖像儀軌內容,是西夏時代的獨創,具有珍貴的曆史和藝術價值,被專家們稱為敦煌一絕。
釀酒,《五十一麵千手千眼觀音經變畫》的左上側有一幅釀酒圖,圖中一對夫妻,丈夫在灶前燒火,手中還拿著吹火筒,妻子拿著碗,正在討論著什麽,仿佛是在品說新酒的優劣。根據專家鑒定,圖上畫的是塔式蒸餾器,說明當時的釀酒業不再是簡單的糧食發酵,已經開始蒸餾,高濃度的酒已經產生。《本草綱目》記載蒸餾法釀酒出於元朝,而榆林壁畫將其提早了兩百多年。
冶煉,釀酒圖旁有冶煉圖。圖中,地麵上有一個古老的立式木扇,木扇旁坐著一人,一手往爐子裏加柴,另一隻手拉著風箱,身旁兩個人正掄著大錘奮力敲打。西夏時期的冶煉技術頗高,出產的鐵胄和兵器非常有名。它所生產的刀劍可所向披靡,盔甲鐵胄不為利劍鋒羽所破,當時中原貴族能為有一把西夏寶劍而驕傲。鋒利的兵器出自於它先進的冶煉技術,而先進的技術來自於其高超的鼓風係統。從中國鼓風設備的發展來看,經曆了三個時代:皮囊時代,木扇時代,和風箱時代。宋代正是處於木扇時代,在當時的大典《五金總要》一書中記載,中原采用的是單座木扇。而從圖中可以看到西夏采用的是雙座木扇,大大提高了爐火的強度,從而鍛造出優質的鐵和兵器。
洞窟西壁門北側的《文殊變》和南側的《普賢變》無論從繪畫水平還是藝術價值都是敦煌壁畫同類題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應了西夏時期的壁畫繪畫藝術水平具有相當的成就。當時的中原正值宋朝,在宋徽宗的影響下,中國的山水畫到達了新的高度,人才輩出。西夏求賢若渴,大量招募中原人才,使得它短短的190年曆史得以迅速發展。《文殊變》儼然是一幅秀麗山川和茫茫雲海構成的山水風光畫。文殊菩薩手持如意,安詳坐著青獅上。遠處以大幅的水墨山水畫為背景,群峰聳立,奇石突兀,古刹隱藏於幽穀,彩虹橫跨於山巒。大山大水體現了這一時期山水畫技法的最高水平。構圖采用中國畫傳統的透視方法,將不同角度的人物和景色在同一平麵和空間中自然表現出來,體現出"咫尺之圖,寫千裏之景"的意境。從繪畫的技法來看,整個畫麵強調線描的造型作用和藝術效果。各種手法清晰流暢,一氣嗬成,已初見工筆畫雛形,堪稱古代山水畫的傑作。
文殊變局部
《普賢經變》中,普賢菩薩衣袂飄拂,若有仙風,身後奇峰突起,山下流水潺潺。同樣也是大麵積的山水,白描為主的人物,開闊舒朗的的構圖。遠景同樣也采用了北宋流行的巨障山水的形式,山頂墨色濃重,山腳墨色淺淡,突出山之高遠。近景的山石樹木細節豐富、筆觸細致,線條流暢。山巒中的宮闕樓閣借助界尺畫線,將建築按照正常比例畫出。
普賢變局部
《普賢變》中還出現了"西遊記"圖像。畫麵左側,玄奘站在岸邊,雙手合十,對普賢菩薩朝拜。他後麵跟著孫悟空和白龍馬。這幅圖像是迄今發現最早的唐僧取經圖像,比吳承恩的《西遊記》還早300餘年。
洞內不能照相,此文大多數室內照片來自敦煌研究院網站,也有出自百度圖片網,在此一並謝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