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讀歐洲文化史-4 米開朗基羅

來源: Backcountry 2018-07-06 07:51: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462 bytes)

注:I feel a little carried away, however, you see, here is about Michelangelo. I just cannot help myself.

Rome—High Renaissance 1500-1550 鼎盛時期

代表人物: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和拉斐爾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1475-1564

A solitary and melancholy man, 他是曆史上最偉大的雕塑家,one of the best 畫家和建築師。他極其擅長捕捉人內心的原始本能,準確表達人的內心情感和精神掙紮,其震撼力和現代感即使在500後的今天還是一樣讓人怦然心動。

 

14歲的時候,他還是一個相對貧窮沒有文化的學徒。他的學徒作品受到Lorenzo the Magnificent (Medici)的欣賞並收他為義子,從而全麵接受“Platonic Academy”的藝術熏陶。30歲時,他已經是意大利最有名望的藝術家,創造了曆史上最著名的兩座雕塑:the Pieta & David. 在89年的漫長生涯中,米開朗基羅作品眾多,引領藝術潮流。

 

代表作品

Michelangelo as sculptor

 

1)David 1501-04 文藝複興最傑出代表,a masterpie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Michelangelo)?

曆史故事:David這個人物來自聖經。上帝的子民,the Israelites, 被由巨人Goliath率領的Philistines挑戰。每一個人都害怕與Goliath拚殺,除了一個牧羊男孩David. David 撿了一些石頭,隻帶了他的sling(彈弓)就出發了。他用彈弓打中了Goliath的頭,並用它的劍割下了它的頭,解救了Israelites. David 最終成為king.

 

米開朗基羅的David,抓住了他決鬥之前審視對手的那一刻。他身體的重量落在他的右腿上,relaxed但又警覺,左手持彈弓,右手緊握石頭,在攻擊前緊張的一刻,視線平穩,表現出一種必勝的來自God的力量和自信。雕塑呈現出一個年青優美的男子,他不是那種愚昧沒有頭腦,而是能夠通過自己思考來解決困難的文明人,他體現了文藝複興人對自我的精神態度。

 

2)The Pieta (at St. Peter’s Basilica, Rome) 1498-9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età_(Michelangelo)

Pieta, means pity, 表現聖母Mary和dead Jesus’ body, 是藝術作品中相當流行的一大主題。這是米開朗基羅the first major commission, 當時他隻有24歲,是他唯一簽名的作品。

 

作品呈金字塔形,人物表現真實。跟人一般大小的基督,皮膚如嬰兒般的光滑,在比人更大的Mary手中,猶如a child, 而這,下意識地反應出Mary對基督的母愛。 雖然基督33歲,但Mary看上去仍像一個teenager. 在米開朗基羅的眼裏,Mary是God永遠的unsinful maiden,服從上帝的旨意,即使這意味著她必須獻出她的兒子。

即使如金字塔般的厚實,Mary還是hold不住基督的身體。基督的右手下垂,身體好像要往下滑,而Mary身體往左傾斜,似乎極力想hold住基督。潛意識裏,觀者可以體會到基督的重量和相應的Mary沉重悲傷的母愛。

 

3)Prisoner 151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las_Slave

Typical example of Michelangelo’s passion to “free the body from the stone”.

 

 

Michelangelo as Painter

1) The Sistine Chapel Ceiling Fresco 1508-1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stine_Chapel_ceiling

很多人認為這是曆史上由單人創作的最偉大的藝術作品。教皇Julius II 聘請米開朗基羅裝飾Sistine Chapel Ceilling, 一開始被米開朗基羅拒絕。米開朗基羅認為他是一個雕塑家而不是畫家。在教皇的懇求,賄賂到最後的威脅下,米開朗基羅答應了,前提是所有的創作都由他做主,而不得有任何的幹涉。

 

Understanding what is what (參考下圖)

中間9幅關於創世紀,旁邊兩行是Prophets(預言家), 三角形裏的是ancestors (祖先人物), over 600人物。Fresco: painting on wet plaster.

 

畫作體現的文藝複興理念:上帝不再是上天降臨威嚴可怕的巨人,人類不再是渺小無助的蟻哦,這裏上帝和人站在同一個地球上,是平衡的兩者,是陽和陰,彼此補充,共同建立一個完美整體的宇宙。

 

2)The Last Judgment 153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Last_Judgment_(Michelangelo)

23年以後,米開朗基羅再一次被聘請為Sistine Chepal 的神壇後壁作畫。那個時期,整個歐洲的氣氛已經改變。由於宗教改革的興起(Protestant Reformation), 迫使天主教開始收緊言論自由,文藝複興期對未來的自信樂觀情緒一掃而光,米開朗基羅開始懷疑人本善的理念。

 

這是最後的審判日,無論是耶穌右邊進入天堂的righteous, 還是他左邊要下地獄的wicked, 超過300個人物,人人嚴肅恐懼,沒有一個人,包括聖母瑪利亞,麵帶微笑。

 

據說Pope看到這幅畫,跪倒在地,and cried: "Lord, charge me not with my sins on the Day of Judgment!"

 

這幅畫開創了新時代的畫風。

 

 

Michelangelo as Architect

Dome of St. Peter’s Basilica 154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_Peter%27s_Basilica?

以Brunelleschi 的Florence Dome為模型,米開朗基羅花了他生命中最後的20年設計建造這個dome。雖然由教皇聘請,但為了藝術的獨立性,he did it for free.

 

Next: 達芬奇 & 拉斐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Pieta雕塑在實地看,頭項背後的小窗口嚴重破壞了藝術的整體性。讚你的曆史大剛 -NHHiker- 給 NHHiker 發送悄悄話 NHHik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7/2018 postreply 06:12:38

I really don't remember there is a window on the back of the scu -Backcountry- 給 Backcountry 發送悄悄話 Backcountry 的博客首頁 (141 bytes) () 07/08/2018 postreply 16:52:5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