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滑雪麵麵觀 (3) 歐美滑雪場之異同( part 2)

來源: fito 2016-12-17 07:58: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491 bytes)

降雪

 

滑雪場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是降雪。歐洲以雪道上現有積雪的厚度,而北美則以一天,一周及一季的降雪量來衡量,造成兩邊的直接比較又很困難。但普遍感覺是北美的降雪更頻繁,降雪量更大。在落磯山的滑雪場幾乎每星期都會遇到有下雪天,而阿爾卑斯山區主要是靠每年幾次大的暴風雪。以雪質而言,落璣山的幹粉雪名冠全球,被譽為香檳粉雪,是其它地方無法比的。從太平洋過來的風暴經過西部沙漠的?發,擠盡水份,在高海拔的克羅拉多落下的是極鬆極輕的粉狀幹雪。這種雪輕到什麽程度?三十厘米厚新下的雪上一腳踩下,如同是空氣,什麽感覺也沒有,在這種輕若無物的粉雪中滑行,是滑雪的最高享受。而雪質的差別隻有親身體驗比較才能體會到。筆者有次從克羅拉多直接去太浩湖,一下就體會到差異,相比之下,太浩湖的雪明顯濕度大,滑上去澀粘濕重。當時理解了為什麽科羅拉多人將加州的雪戲稱為濕水泥,雖是過份,倒也貼切。濕重雪質另外一個問題是對膝關節損耗很大,筆者的關節問題就是四年前四月份在威士勒春季雪質中引發的。

香檳粉雪 Champagne Powder

阿爾卑斯山四國中,西邊的瑞士比最靠東的奧地利平均要高出近1000米。因此一般來講端士雪場雪況比奧地利更有保證。但奧地利的Lech山穀是阿爾卑斯降雪最大的地區,好幾次著名的雪崩導致整個村莊被埋的新聞都發生在這裏。另外一點是意大利位於阿爾卑斯南麓,法國瑞士奧地利則在北坡。因此意大利降雪主要來自從南而來的風暴,和法國瑞士奧地利天氣規律不一樣。如果瑞士的雪況不佳,那法國奧地利也不會好,但意大利則未必。

以降雪量來衡量的最大優點是不同雪場的雪況可以明確的比較。如科羅拉多年降雪量是三百英寸稍多(1英寸等於2.53厘米),太浩湖則有400英寸。同在科羅拉多,冬季公園是360英寸,阿斯蓬是300英寸,清清楚楚。每個雪場都有詳細的記錄,分別記錄山頂,山中和山底當天二十四小時的降雪量,可一直追述到幾十年前。有了互聯網後,還將測量點的實時照片放在網上供參考。現在歐洲的一些雪場也開始報告降雪量了。

雪道

北美雪場將雪道的難度分為初級,中,高和專家四級,在雪道圖上分別用綠圈,藍方塊,黑鑽石型表示。高級道和專家道都是黑色,不同處是高級道標誌一顆黑鑽石,而專家道是二顆。歐州是以藍紅黑三色表示易中難三種雪道。雖然藍色在歐洲是初級道,但覆蓋範圍可達到北美中級道,而紅色中級道則相當於北美難度較高的中級道和普通高級道(黑色)。這可能是歐洲隻有三個等級導致的。近來法國也增加了一個等級,將最容易的雪道標為綠色,這樣二邊的雪道難度就基本相當了。

你如果和歐洲人聊天,這他們會以略帶藐視的口氣告訴你落磯山的雪道太過平緩,不像阿爾卑斯的陡峭驚險。如果僅以歐洲的紅道和北美的藍道相比,歐洲人的態度有一定道理。但北美雪場內那種極陡極險的雙黑鑽專家級雪道在歐洲是沒有的。因為歐洲雪場不對雪崩和其它危險障礙管理控製,這種最為驚險的地型在歐洲已不可能做為雪道,在雪場圖中不會標出。在歐洲要想體驗這種專家級雪道隻能去道外(off piste)。這也是道外在歐洲是滑雪的一項重要活動的原因。但道外的地型雪況如果不熟悉則非常危險,所以一般都需用向導,導致費用大增。我剛剛看到一條新聞,在法國發生二起

雪崩事故,都是在道外。一起被幸運救出,另一起則致二名來自捷克的年青人身亡。兩起事故都沒請向導。幾年前德國天王級賽車手舒馬赫在法國滑雪時不幸摔成植物人,也發生在道外。

這種40度陡坡未經壓犁的雙黑鑽雪道在歐洲隻能去道外了(Park City, Utah)

 

需要指出的是雪道難易程度的劃分並無統一標準,完全是各個雪場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一個雪場的初級道有可能到了另一雪場就成了中級道。

雖然阿爾卑斯山和落基山海抜高度幾乎沒有差別,但兩邊的地形景觀很不一樣。阿爾卑斯山勢挺拔,峰險穀深,由於緯度較高,且山體以石質為主,一千米以上就沒有植被生長,雪場基本無樹,因此視野開闊,景色壯觀。而落基山脈則山勢連綿,陂緩峰平,茂密崢嶸的克羅拉多雪鬆一直覆蓋到四千米的山頂。雪道在鬆林中婉延穿過,神秘浪漫。雪地上時常出現幾排野生動物留下的瓜印,有如童話世界。由於地型不同,歐洲一座山峰經常隻能有一條雪道沿著山勢而下,而北美則有數條難度不一的雪道從峰頂分散開來,最終殊途同歸。

IMG_0628.JPG

視野開闊,景色壯觀 (Zermatt, Swizerland)

 

歐洲雪場由於沒有樹林遮蓋,受天氣影響很大。一是大風導至提升係統關閉在歐洲是常事,而在北美則很少遇上。二是在開闊的雪原裏天氣不好時視野一片茫然,層次全無,失去了距離感。我覺得天氣是在歐洲滑雪的最大的問題。好在阿爾卑斯山區隻有幾次集中的暴風雪,大部分時間都是好天氣。

 

VAIL.jpg

雪道在鬆林中婉延穿過,神秘浪漫 (Vail, USA)

 

微信公眾號已開通:去滑雪ski

內容先由微信發出

 

(圖像盡量取用自己拍攝的,有些年代久遠,質量不佳。如來自網絡,會注明PFI (Picture From Interne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還是喜歡在有樹的道上滑,風不大。 -熊貓媳婦- 給 熊貓媳婦 發送悄悄話 熊貓媳婦 的博客首頁 (101 bytes) () 12/17/2016 postreply 16:35:25

你真的去歐洲滑過雪嗎?阿爾卑斯山絕大多數peak都有各種難度的多條雪道,而且很多雪道都會在樹林裏麵的 -dididar- 給 dididar 發送悄悄話 dididar 的博客首頁 (1031 bytes) () 12/19/2016 postreply 05:03:11

謝謝介紹。沒有去過歐洲雪場,不過Colorado大小雪場基本都去過。中年人如我最愛Snowmass, 青年人如我兒子最愛Aspe -Backcountry- 給 Backcountry 發送悄悄話 Backcountry 的博客首頁 (151 bytes) () 12/19/2016 postreply 05:48: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