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六國之旅(8)--- 聖彼得堡(中)

來源: 石頭齋隨筆 2016-09-21 19:41:3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043 bytes)

在聖彼得堡的郊區,有著許多美麗的皇家園林,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彼得夏宮 (Peterhof Palace)。它坐落在芬蘭灣南岸,距聖彼得堡30公裏,占地1000公頃,是頤和園的三倍還多。豪華壯觀的彼得夏宮是巴洛克風格的人工園林,尤以花園內各式各樣,構思精巧的噴泉聞名於世,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

上圖來源於維基百科 (By Andrew Shiva / Wikipedia, CC BY-SA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0827967),是彼得夏宮的航拍圖。如圖所示彼得夏宮有上下兩個花園,二者以一排奶黃色的大型宮殿為分界線。上下花園的落差約20米。

 

彼得夏宮始建於1704年。當時大局初定,彼得大帝常常奔波於聖彼得堡與喀琅施塔得要塞(Kronshtadt),十分辛苦。其妻葉卡捷琳娜建議在二者航路的中間修建行宮,以便休息。於是彼得夏宮,一座宏偉的海濱官邸便誕生了。

上圖來源於維基百科 (By Editors of Open Street Map - Open Street Map,CC BY-SA 2.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072121),顯示彼得夏宮的地理位置。喀琅施塔得要塞位於芬蘭灣科特林島(Kotlin Island),守衛著通往聖彼得堡的大門,它曾經是波羅的海艦隊的軍事基地,如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彼得夏宮可以由水路或陸路前往。我們去時走的是陸路,回程則是水路。彼得夏宮的大門並不起眼,但當我們跨進去,立即眼前一亮,被一片寬闊美麗的花園吸引住。

這就是上花園。對稱設計,中軸線上是三個大型噴水池(在我身後),左右的林蔭道綠樹蔥蘢,一直通向遠方的大宮殿。在大宮殿的兩側,各有一個金色的屋頂,左側是徽章室,屋頂上是俄國的雙頭鷹標誌;右側是教堂,屋頂上是錯落有致的十字架。

第一個噴水池,是圓形的,池中有金色的魚形噴泉。

第二個噴水池,多角形的,麵積是前者的兩倍。池中有海神波賽東(Poseidon)的雕像。

這是海神噴泉的近觀,可見海神波賽東右手拿著三叉戟,左手叉腰,神氣活現。雕像四周的水麵上如同環形電影,展示著多個波塞冬騎馬而行或是與海怪搏鬥的英姿。

第三個噴水池,也是圓形的。由此回望,花園剪裁整齊,左右對稱;水麵波光粼粼,微波蕩漾。

上花園中的大理石雕塑

典雅氣派的大宮殿屹立在花園的盡頭。

 

上花園的行程十分匆忙,導遊幾乎沒有駐足介紹,而是帶領我們一行人向宮殿奔去,邊走邊安慰我們:“後麵的更精彩。”將信將疑地跟著隊伍,穿過大宮殿裏的一段擁擠的走道,來到宮殿背麵的一個小門前,導遊清點人數後,我們魚貫而出。這一次,我們更加震撼了!

   一座巨大的階梯形噴泉群在眼前展開,左右各是一個具有七級台階的噴泉,上圖顯示的僅是其中一側的階梯噴泉。水珠打在大理石階上,發出一片嘩嘩的聲音。水流順階梯而下,匯入一個半圓形的大水池,水池的前方是筆直的河渠,一直通向遠方的大海,那裏曾是彼得大帝的船隻停靠之地,如今是氣墊船碼頭,可通達彼得堡市區(水路)。金色的雕像對稱分布在每一級階梯噴泉的兩側,在陽光照耀下,分外耀眼。站在高階上,透過飛翔的水霧,看著前方的樹木,花草以及直通大海的運河,仿佛緣身在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畫圖之中。這就是彼得夏宮最大,也是最為著名的大瀑布噴泉(Grand Cascade Fountain),共有64個大小噴泉,同時還裝飾有37座大雕像,29座淺浮雕和150個小雕像。

  拾級而下,可由下而上仰視大瀑布噴泉的全景。在大瀑布噴泉的中心,是一個由棕色石頭裝飾的人工洞室(Grotto),與大宮殿相通,裏麵是噴泉博物館,展示彼得夏宮與眾不同的噴泉係統。彼得夏宮雖然師從於凡爾賽宮,但其噴泉的設計卻另辟蹊徑,水流來源於高處山泉和上花園的蓄水池。由於上下地勢的落差,形成水壓,厚積薄發而成噴泉。這樣一旦開閘,可持續噴水,從而避免了水泵的使用,以及因能源不足隻能斷續噴水的尷尬。這一精巧的設計,使彼得夏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僅是園林藝術的傑作,而且是建築史上的奇跡。

半圓形大水池的中央是大力神參孫(Samson)的金色雕像,高3米,重5噸。他正撕開一頭獅子的血盆大口,讓一股噴泉從中射出,直衝九霄。這個雕像象征著俄國在北方戰爭中大敗瑞典(瑞典的國徽是一頭雄獅),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為了形成高達20餘米的水柱,設計師特意鋪設了4公裏長的管道,將附近高地的水引流到此,才有了這撼人心魄的景象。

氣勢磅礴的大瀑布噴泉的兩側是對稱排列的兩個歐式花園,典雅大方,頗具凡爾賽宮的風韻。居高臨下,風光無限。上圖是右側的花園。

   這是左側的花園。黑白兩色棋盤式的地板下麵就是前麵提到的人工洞室,地板中兩塊棕色的“補丁”是人工洞室的天窗。這層平台遊人止步。不知是巧合還是慣例,兩個公園管理員居然身著迷彩服。

  站在下花園,仰望上花園中的金色教堂,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分外巍峨神聖。教堂前的斜坡上是一排小型的階梯噴泉,整齊劃一,這僅顯示的是其中之一。

這座噴泉叫“撕開海怪嘴的特裏同(Triton)”,它與前文提到的大力神參孫噴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特裏同是海神波賽冬的兒子,人身魚尾,強健的身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這是羅馬噴泉,建於1738 – 1739 年。在嬌媚的鬱金香的簇擁下,格外雍容典雅。

   漫步於美麗的下花園, 真可謂是一步一景。處處有鮮花,步步有噴泉。

行走於彼得夏宮的海濱步道,可以時時臨風觀海,極目遠眺。

   蒙普列濟爾宮,臨海而建,紅色的亭閣式屋頂在綠蔭掩映下,別具風采。亭閣之間由玻璃長廊相連。漫步其間,透過長廊兩邊的大型落地窗,一邊可觀大海蒼茫,船來船往;另一邊能賞噴泉輕舞,花開花落。對於酷愛海洋的彼得大帝,這裏無疑是他的最愛。

   玫瑰花噴泉,造型別致,引人流連。然而,這並不是此處最吸引人的地方。親愛的讀者,你有沒有注意到噴泉背後的那群人,正駐足看向同一個地方?我們順勢看過去,隻見一個白色的長椅,與所有公園的長椅並無差別。可是,當你在長椅中坐下,想欣賞這美麗的玫瑰花噴泉,便會被出其不意,從椅背後突然冒起的水柱,澆個滿身是水。所以,大家都懷著幸災樂禍的興致,在等待誰會是下一個倒黴蛋。如此惡作劇般的噴泉,在彼得夏宮不止一處,而它們毫無例外,都是彼得大帝的傑作。淘氣的水柱有時是從樹叢裏,有時是從長椅後,還有的是從鋪滿鵝卵石的泥地噴射而出,讓人防不勝防,哭笑不得。也正因如此,美麗的花園裏總是笑聲不斷,驚歎連連。每當此時,我們年輕的俄國導遊,總帶著得意而滿足的微笑,仿佛在說:“怎麽樣,我沒吹牛吧?”

   如果說漫步在聖彼得堡的大街小巷,我們感受到的是彼得大帝振興 俄國的勃勃雄心;那徜徉於如詩如畫的彼得夏宮,我們體會到的則是他的獨具匠心和一顆難能可貴的童心。

 

 

附錄:

1.彼得夏宮9:00AM 開門,但是11:00AM才開始噴水,而且限於每年5月至10月。參團時需要了解清楚,以免錯過夏宮最美的時刻。

2.個人感覺走水路更為舒暢,省時省力,避免了聖彼得堡市區的交通堵塞。冬宮門口就是其中一個氣墊船站台。

3. 遊輪離開時會經過喀琅施塔得要塞,不要錯過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金碧輝煌,夠震撼。 -lepton- 給 lepton 發送悄悄話 lepto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8:45: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