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C首頁上網友介紹紀錄片《河西走廊》,當然要進去瞄一眼。這一瞄,勾起往事,於是放下瑞典記憶ING,寫一寫我看到的河西走廊。
十幾年前的事了。和朋友從蘭州到敦煌。正好是河西走廊的東頭到西頭。沿途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都是在曆史上熠熠閃光不的地方。
要想不漏下所有的點,似乎汽車比火車更能滿足我們。但是千裏路程兩天趕到,加上還要看景點,所以還是走馬觀花,匆匆來去。
比如說,武威是西出蘭州的第一個“大城市”。遠遠就看見一座飛馬雕像高高聳立在進城的路口中間,近前看得清楚:那是著名 “馬踏飛燕” ,原件最早就是在武威出土的。這個雕塑後來在銀川機場也見過,才知道,“馬踏飛燕”已經是中國旅遊的標誌。武威市裏據說有全國最大的臥佛。我們都不太感興趣:把讚美留到敦煌吧。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甘州當江南”。這是古人寫張掖的,張掖古稱甘州,再往西的酒泉則成為肅州,二州合起來正好是“甘肅”。
張掖我們沒有進去,因為從蘭州出發晚了,當天要趕往酒泉住宿。我知道,從這裏到山丹軍馬場很近。爸爸是騎兵,從小在軍營裏看著成群的戰馬,愛屋及烏,何況山丹軍馬場那可是自古以來最好的馬場啊!少年英雄霍去病沒有這些良馬戰駒,怎麽成就千古威名?可是一行人說最好的鮮花盛開的季節(六七月)已經過去,軍馬成群已是曆史。如今山丹就是一般草原而已。唉,閨蜜不感興趣,男士都是別人的老公,不好堅持啊!隻好少數服從多數。現在想起來,隻要有可能,心儀的景觀一定不要放棄,錯過了,再想補救,很難。
但是張掖到酒泉一路有丹霞地貌相伴,給漫漫旅程掀起了高潮。大家大呼小叫著,心中那片小小的烏雲早就消散了。
車到酒泉,終於停下留宿了。酒泉城裏沒什麽古跡,但是政府建立了一個碩大的廣場,修了許多碩大的雕像、浮雕,講述絲綢之路的故事,說是記錄酒泉的輝煌曆史,我看其實不過是領導光榮政績的炫耀,價值小小。浪費不少時間在那裏,真不值。酒泉的精華是城外的魏晉墓室壁畫磚,不是高高在上要抬頭仰望的壁畫,而是砌在墓穴裏需俯身細察的磚頭,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陽間有的生活,全都搬進了陰間的墓穴。畫上的人物高鼻深目,與我們大漢民族五官明顯不同。貴族還是什麽王,記不得了。禮品部有明信片出售,閨蜜一句,“買什麽呀!畫在墳墓上的不吉利!”,我本來不太在乎這些事,讓她這麽形容,也隻能作罷。
嘉峪關完全是新建,規模宏大,趾高氣揚,像是趾高氣揚的暴發戶,而不是曆經滄桑有故事的老人。但是既來之,則安之。城樓上下,裏裏外外,走了個遍,拍照擺pose,哪裏還有懷古感慨的心情!
蘭州到敦煌,一路上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都是大大有名的地方,但是感覺這些個點的味道都有些變了,變虛假了,變淺薄了。倒是旅途之中那些沒有特別標誌的點一直難忘。
嘉峪關與敦煌之間有個聽上去毛骨悚然的旅遊項目:安西人皮鼓。簡陋的陳列館裏掛著反腐倡廉的大標語,配上一旁放在 高架上的一麵人皮鼓,我就草草看了一眼,怕印象太深做噩夢。男士們倒是饒有興趣圍著這麵鼓指指點點,沒完沒了。陳列館外有一棵幹枯的胡楊樹,白骨嶙峋,說是裏麵那人皮的骨頭我都信!
據說那是康熙年間一個貪官的皮:要說也是應得的下場。不過來看這人皮鼓的官員一定大大地缺少,否則殺雞儆猴,也不至於今天啊!
從蘭州到敦煌,真的像行進在一條天然的走廊裏。南邊的屏障就是祁連山,一路連綿不斷,遠遠的不覺得多麽雄奇險峻,隻是驚訝怎麽沒有突起的山峰,就像不夠平坦的長條桌麵。車近張掖,司機說,山那邊就是青海湖,啊!滿車人叫起來:“咱們去吧!”司機慢悠悠加一句:“飛過去吧!這山寬有三四百公裏!”
大喘氣!浪費我們的激情!
敦煌不想多說了。莫高窟、月牙泉,鳴沙山太有名了,隨便讓狗網上領你溜一圈,都比我寫的生動。
《河西走廊》好像沒有介紹,黃河到了蘭州,忽然發飆:居然掉頭向北,不顧黃沙滾滾,直奔包頭而去。黃河任性地留下的土地,便稱為“河西”。河西一側是祁連山,一側是龍首、馬鬃山,綿延近千裏,真像一條敞蓋兒的大走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