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期從來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給你看一片文章

來源: 雲漫 2011-05-12 08:07: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22 bytes)
回答: 難道攝影大師也用 PS?? 我暈 !sesamepeanuts2011-05-12 04:20:23

黑白交響曲——介紹亞當斯大師的一些作品的拍攝和製作思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01/23/15925_43032750.shtml

在黑白攝影年代,大多數藝術和風光攝影師非常刻苦地鑽研後期暗房技術。多數人都認為,亞當斯對攝影界最大的貢獻不是藝術方麵,而是他的後期技術。不會後期不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情,反而說明他的水平不夠。亞當斯自己在書裏說過很多次,他的很多著名照片非常難印,要花極大的後期功夫。

一些拍新聞人文的攝影師如卡帕和布列鬆不管暗房,原因首先是這些題材主要是內容而不是畫質,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有專門的暗房師傅幫他們做,而這些暗房師傅常給他們的底片質量氣的跳腳。

後期觀念的淡化是從彩色膠片時代開始的,主要原因是重新彩色膠片對暗房要求極高,大多數攝影師沒有那個條件。還有就是彩色反轉膠片的出現,對色彩和反差進行了極大地誇張,等於在衝洗期間已經大幅度後期過了,沒必要再進一步後期了。反轉膠片過去一直是風光攝影師和多數雜誌的唯一選擇,那時候的照片色彩美輪美奐,但和人眼看到的也是很不一樣的。盡管如此,依然有一些要求高的攝影師自己衝放彩色照片,或者請暗房專家認真衝放。至於一般大眾用的負片,實際上是衝洗店給你做後期才能變成正像,這裏麵有一係列相當複雜的後期色彩校正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麽同一張底片,不同店印出的效果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別的原因。

到了數碼時代,情況又變了。膠片和人眼的感光曲線類似,而數碼和人眼的曲線完全不一樣,數碼不經過後期是完全沒法看的黑糊糊一團。 數碼機身裏有一些算法,“翻譯”了一下,所以機身直出的照片還可以看,但目前算法有很多局限,翻譯的結果和膠片距離很大。這也就是為什麽絕大多數專業攝影師一定要拍RAW格式,不用機身算法,而是到自己後期,自己控製這個翻譯效果。

所有跟帖: 

大悟 多謝 -sesamepeanuts- 給 sesamepeanuts 發送悄悄話 (78 bytes) () 05/13/2011 postreply 03:21:30

不客氣。還有個重要原因 -雲漫- 給 雲漫 發送悄悄話 雲漫 的博客首頁 (436 bytes) () 05/13/2011 postreply 04:58:56

拍片子一定要用RAW格式還是喜歡後期簡單的製作表現自己的感情 -ontheroad- 給 ontheroad 發送悄悄話 ontheroa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3/2011 postreply 08:23: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