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能省則省,具有表達的簡潔性,來源於象形文字的複雜結構。”這個有待商榷。

來源: norman103 2022-04-26 09:33: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92 bytes)

應該是受文字載具的製約吧。

寫在龜甲、石壁、竹簡上,寫、拿、看都不方便。記得有個大臣給皇帝,大概是漢武帝,上了個竹簡奏折,那個體量得兩個人抬。結果皇帝累個半死,也沒看出奏折裏說什麽事,氣得把那個人抓到京城打了一頓。也有寫在帛上的,但帛太貴。穿都穿不上,還往上麵寫字,誰舍得?除非極特殊情況。

這種情況下,行文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字數。以盡量少的字數,表達和傳達更多、更精準的意思,中文的習慣是更注重概括、歸納、總結。同時,這需要讀者有極好的閱讀理解能力。產生歧義,理解不上去,跟文字本身沒多大關係,是閱讀者本身的理解能力不夠。

說到現代抽象詞匯,有很多都是從日語轉過來的。而日語,又是從中文過去的。如果追到底,恐怕還是中文的。

所有跟帖: 

日語的抽象詞多是從英語德語翻譯的,漢語借用了日語的翻譯。 -思蘆- 給 思蘆 發送悄悄話 思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09:44:59

詞源當然是西方的。日本學西方雖比中國早,但它用的工具不還是中文嗎? -norman103- 給 norman103 發送悄悄話 norman1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2:39:30

回頭看看你的質疑。日語的外來語的詞源是英德。不能因為日本用中文翻譯並創造了漢語的新詞,就認為這個詞來源於中文。 -思蘆- 給 思蘆 發送悄悄話 思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3:46:39

英語起源於希臘字母和腓尼基字母,早期都是使用泥板和蠟版,受載具的製約都是共同的。 -思蘆- 給 思蘆 發送悄悄話 思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1:44:39

製約是共同的,製約的程度、深度和力度上有不同。 -norman103- 給 norman103 發送悄悄話 norman10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22 postreply 12:40: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