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人從新的角度看世界和自己。似乎有點像佛教中的《楞嚴經》。但是《楞嚴經》是有次第和思辨的,不是很快就到這一步。
文章也引起很多問題,比如:“可以自由地利用一切參照係統在經驗中操作,卻可以完全不當這些參照係統為真”,如果把一切都按文中所說的是虛幻的,那為什麽又要遵循平時錯認的真實的那樣做呢?而且,文中所言隻是改變一種思維習慣,就算改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如何將其變成真正自己的東西呢?當然,你可以說沒有自己。那叫人怎麽做呢?當然你也可以說沒有人 ... 如果這樣,又何必寫文章呢?
達到文中的目的之後又該怎麽樣呢?都結束了?人沒有痛苦沒有歡樂,那和一些精神上又問題的人有什麽區別呢?
你認為發文章的目的是什麽呢?勸導別人是你的責任?為什麽是你的責任?
文中所講的有些似乎是佛教真諦的內容,但是真諦是從俗諦來的,又可以回歸俗諦。但如果,用真諦來回答俗諦,那可能就是各說各話,難以交流了,比如對於上麵的問題,你完全可以說:哪有什麽文章,哪有什麽目的,哪有結束,哪有痛苦,歡樂,精神病 ...
當然,你也可以什麽都不說,也是一種回答。
順便說一下,文中“當我們閉上了眼睛,雖然看不到具體的東西和世界了”,這個說法似乎有誤,因為閉上眼睛仍然可以看到黑暗,如果看不到的話,應該是不知道是黑暗還是光明,所以眼睛的看從來不會停止,不管是清醒還是睡眠,不管是明眼人還是盲人,不管是有眼人還是無眼人 - 類似的提法好像在你其他文中也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