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的核心

來源: yfz9465 2021-03-05 07:55:3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741 bytes)

中美博弈的核心

 

災難重重的庚子年終於過去。但這一年中,中美關係的激烈動蕩;使得其博弈成為國際政治的中心;也成為海外華人關注的焦點。那麽這種博弈的核心是什麽!有戰略家稱是爭奪金融控製權;也有戰略家稱是爭奪科技主導權;還有戰略家稱是爭奪製度價值權。但作者認為這些戰略都僅僅是“術”的視野;而不是“道”的境界。因為它無法解釋美國在這三個領域具有高度優勢下被中國追上。恐怕美國精英對此仍然一頭霧水。因此,認清這種博弈的核心是製定任何戰略的先決條件。人們需要從哲學整體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是停留於局部利益的得失,以及意識形態的糾結。中國有句老話,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讓我們以哲學整體視野,從社會基本矛盾出發,來探討那些被意識形態紛爭所掩蓋的深層社會問題。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當代特征

在人類社會基本矛盾上,傳統哲學認為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這個理論抽象本身並沒問題。然而,問題產生於哲學界武斷地將這對矛盾的作用歸結為單向性。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例如,小農經濟決定了封建社會,工業經濟決定了現代社會等等。從哲理上講,如果一個矛盾僅存在著單向決定性,而沒有相互決定性的話;那它就不是真正的對立統一矛盾。在工業化早期,生產體係相對簡單;因此體係結構的問題往往被忽略; 所以工業化產生的利益問題得到更大注重。那時的哲學家們認為,如果產品沒有為大多數勞動者所得,就會產生財富兩極分化;那麽經濟問題就成為政治問題。對此矛盾的政治解讀,產生了工業化必須是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資本主義道路的對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裏,資本主義訴求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而社會主義訴求導致了的無產階級革命。正因為這兩者都包含著某種極端,曆史使得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向自己對立麵轉化。資本主義社會引入某些社會主義元素;而社會主義社會拋棄了計劃經濟,引入市場經濟。在這種趨勢下,雖然兩極分化仍然尖銳,但它的對抗性比工業化早期大大削弱。隨著技術進步與經濟的全球滲透,社會體係呈現出複雜與非線性的特征。社會的基本矛盾不再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那麽簡單。時代與社會體係的質變,使得體係結構問題漸漸地浮現在人們麵前。如果擺脫政治利益的意識形態束縛,以解構的方法;我們會發現當代的社會基本矛盾是:【體係可持續所訴求的效率】與【體係的可整合與優化的機能】之間的矛盾。也可以說,從哲學的整體論與動態穩定論角度,這個矛盾綜合了前兩矛盾。用一句哲理的話來總結,“工業化本質從早期的技術化轉變成當今的組織化與係統化”;如同讓將來的AI子係統相互合作,而不是“自作主張”,相互博弈。如果社會能處理好【體係可持續所訴求的效率】與【體係的可整合與優化的機能】之間的矛盾,那麽財富兩極分化就會相應地改善。複雜體係與全球化的趨勢決定了,體係的整合與優化(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漸漸成為增強實力的關鍵。在這個社會基本矛盾上,我們已經看到,以前認為的生產力與經濟基礎不再成為決定性因素,而生產關係與上層建築正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協調這對矛盾才是治國精英在思考政治問題前,首先應當考慮的哲學問題。它不僅是國家戰略規劃的立足點,也同時是國策製定的出發點。進一步分析人們發現,良性協調這對矛盾,體係必須具有長遠的眼光,持續而不自相矛盾的政策,團結與引導公民的能力,以及民眾承受短期利益損失的胸懷。因此,這些協調都不是市場與資本的功能;更不是企業的強項。麵對這樣的現實,企業家的作用在減弱,而國家的作用在增強。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中美兩國如何處理這基本矛盾。

中美兩國的政治經濟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本質上類似凱恩斯主義,即有國家協調的市場經濟。它也可以說是一種國家資本主義,即以國有企業為骨幹,私有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經濟。這體係的形成產生於為解決經濟轉型時出現問題的過程中。它強調了以解決具體問題的改革來推動體製轉型,並保持其可持續性。如此的經濟實用主義,經過幾十年最後形成目前的體係。國家宏觀政策在此始終起了主導作用;最終造成了經濟模式與體製的大幅調整。這個改革過程恰恰暗合了平衡協調【體係可持續所訴求的效率】與【體係的可整合與優化的機能】矛盾的訴求。到此我們似乎明白為什麽中國在金融控製,科技主導,製度價值三方麵都遠落後美國的情況下,仍然還能在經濟實力上趕上。也就是說,在幾十年中,中國通過各種改革措施,整合並優化了各類生產要素,整合並優化各子係統之間的關係,而且在國家與市場的關係中收獲經驗與教訓。這其中,不僅良性地改變了國家經濟製度,而且建立了完善的,高效率的工業體係。妥善地處理好了【體係可持續所訴求的效率】與【體係的可整合與優化的機能】矛盾。中國以後的發展顯然取決於是否能繼續在這條道路上不斷修正錯誤,而不走向激進與極端。

美國采用的是新自由主義;它反對國家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強調自由市場的重要性。新自由主義反對社會主義,推崇自由資本主義。它認為社會主義會妨礙個人自由。但在此理論之外,美國也有相當部分的國家資本主義;原因是完全拒絕國家資本主義是一種自由的空想。私有資本總是逐利的,國家資本才可能是公益的。所有發達的工業化國家,都在這兩者上形成某種互補。美國的醫保社保就是國家資本主義;軍工企業類似中國國企。而國債卻是典型的國家資本主義。但是,中美兩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有著本質的差別。簡單講,就是主動與被動的差別。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是主導體係整合與優化的力量;而美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是應付危機的措施。當民主爭利達不成妥協時,過頭部分就以國家債務來承擔;當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危機時,更隻能以國家債務來救贖。而在其他方麵,國家在經濟的主導作用非常微弱;完全由市場自由決定。市場自由的機製能調節供需平衡。但通過自由資本主義來實現市場自由,常常與期望相反。因為資本的炒作與投機行為經常背離自然的供需關係。這樣的結構在工業化初期也許勉強。但在與中國這樣對手的競爭下,立刻顯示出戰略短板。高成本與低效率使得美國工業產品無法與中國進行長期競爭。於是,他們走向了唯意識形態,認為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實際上,中美兩國都是市場經濟,隻不過中國用國家資本協調市場平衡與提高生產效率;並優化體係結構中緩和財富兩極分化。而美國用國家資本救助企業危機與社會保障。這種國家資本的差別造成了這樣的現實,即,如此龐大的美國國家資本主義僅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並且還負債累累。怪不得,法國總統馬卡龍說,西方應當正視對資本的監管。麵對西方熱衷的新自由主義,他不得不感歎:西方文明主導曆史的時代已經過去。人們也許會想,既然國有企業競爭力強大,美國為什麽不搞自己的國家隊?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但從根本上說,中國模式根植於自身文化。美國即使想學也很難。這不是製度問題,而是文化問題。現在讓我們深入探討其根源。

西方政經理論的文化背景

新自由主義的理論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建立在西方哲學界對人本性的解讀之上。本性是哲學詞匯,指事物不可改變的固有屬性。文藝複興後的一些西方哲學家們都表達過對人本性的負麵解讀;叔本華就是一個例子。有些這方麵論訴甚至是從宗教體係中,以政治方式衍生出來。這些觀點認為,人性本質是惡的;並且無法通過自身努力而改變。因此在製度上,社會隻能是小政府;而大政府一定會做惡;所以國家沒有超越個人權利之上的權利。這樣的小政府有利於權力製約,還能防止其幹預市場與人權;以致最後幹預自由。為說明問題,作者以美國精英的論訴來展開探討。美國有個非常有名的牧師叫 Reinhold Niebuhr。他不僅是宗教人士,而且是政治評論家;曾經獲得總統自由勳章。他的傳世名言 - “人能接受正義,民主成為可能;人會偏離正義,民主成為必要”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但他同時又認為社會本身是不可能有道德的;社會僅是累積的個人利己主義,沒有一個群體的行動是出於純粹的無私行為。並且社會隻會將人內在的“罪”引發出來,進而喪失個體道德。這種對人性的解讀漸漸成為美國甚至西方的主流。它導致社會思潮有偏向極右翼的傾向。民眾對政府充滿不信任;使得其政治體係隻有製約,沒有協作。他們以反共的名義來否定任何帶有集體性的價值理念。這樣的政治倫理決定了美國的政治與文化現實中缺乏道德理性。道德不僅僅是私德,它更是一種哲學視野。著眼於整體謂之道,良性互動謂之德。美國的文化現實,使得調節【體係可持續所訴求的效率】與【體係的可整合與優化的機能】矛盾的平衡就很困難。而且,國家很難在製度層麵進行改革來解決不平衡的問題。它看起來像宿命;那麽它最終會走向何方?讓我們從曆史的經驗中尋找啟示。

形成文化底蘊的曆史根源

曆史始終是現實的一麵鏡子。人類文明到今天,存在著兩類現代國家;即民族國家與文明國家。民族國家是指由單一種族組成的國家;例如日本與以色列。這樣的國家雖然先進,但它們無法將自身文明複製到其他種族;更不可能複製到多種族混合的國家。因為此類文明依賴於本民族的文化傳統。而文明國家是指由許多不同種族構成的國家。到目前為止,世界存在兩個半文明國家;其他都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這兩個半文明國家就是中國,美國與歐盟。歐盟隻能算半個;因為歐盟還沒形成真正的國家盡管它有潛力。人們也許會問?漢族占91.5%的中國為什麽是文明國家而不是民族國家呢?其實漢族在中國曆史上由多民族綜合形成的。例如:匈奴,西夏,契丹,蒙古,女真,等等其他民族都先後融入廣義的漢族。文明國家的特征是通過文明價值觀將不同種族融入國家實體;而不是依賴於種族傳統來維係。因此,在文明層次上,文明國家要高於民族國家。現成的兩個半文明國家中,隻有中國擁有悠久的曆史。兩千多年中,中國已經形成自身的文明價值;即,傳統文化的道德。或者說,。正是這個文明價值觀造就了中國作為文明體係在曆史上延續下來。雖然國家有時衰弱,有時分裂;但道德總使得分裂回歸統一。相反,美國與歐盟的曆史就相當短;美國才兩百多年,而歐盟形成才幾十年。它們的情況就簡單的多。美國的前兩百年的人口,以及歐盟的人口基本上是由高加索人組成。因為文化傳統接近;那時美國與歐盟像文明國家,但不完全是文明國家。隻是在近幾十年中的全球化中,非高加索人大量湧入美國與歐盟。這才使得它們具有真正文明國家的特征。但問題也產生於這樣的人口結構改變。這全球化趨勢給美國與歐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與文化困惑。正因為西方文化底蘊中缺乏強調社會整體的道德,多民族包容不得不落在個體權利膨脹的新自由主義上;政治正確在這種場合應運而生。可是,沒有道德支撐的政治正確在現實生活中非常虛偽,它不可能不引起民眾的反感。於是我們看到了近幾年的逆全球化潮流。在美國出現了特朗普主義;而英國不願意失去自己民族Identity 而退出歐盟。當我們將特朗普從特朗普主義剝離開來;這思潮的本質就顯露出來。它隻不過是對移民趨勢的恐懼,和對恢複白人保守傳統的渴望。探討到處,我們看到美國及西方正站在十字路口。即,以什麽樣的價值觀來整合國家,以及走向文明國家還是民族國家。曆史告訴我們,僅僅建立在勢力之上,而不是道德之上的文明國家都沒有長久的可持續性;羅馬帝國就是一個例子。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它們都麵對著相同的社會基本矛盾。而協調這基本矛盾的根本是背後的文明價值。如果文明價值是大海,那麽製度與政策隻是海麵上的浪花。如何調節製度與政策使得社會基本矛盾不走向極端;才是今天中美博弈的核心。一句話,中美真正的敵人不是對方,而是自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好文!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追求一種務實的路線,拋棄意識形態紛爭,隻務實,不務虛。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1521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09:25:07

為兄說得好。改革永遠在路上。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09:55:31

昨晚看了紀錄片"球王貝利",似乎巴西沒有種族問題?有誰能分析分析? -nearby- 給 nearby 發送悄悄話 nearb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00:33

巴西都是葡萄牙和土族人的混血後代,確實沒有種族問題啊。當年倆海島國家占領南美時搞的是男性侵入,葡萄牙的男性與當地女性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143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16:27

謝謝為兄解答。那就是說,北美永遠無解 -nearby- 給 nearby 發送悄悄話 nearb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26:49

種族主義很難消除。以前德州議員都是民主黨人,可人權運動後,因為民主黨開始反對種族隔離,德州民主黨議員就紛紛落馬。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125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32:14

葡萄牙因為人少力小,是弱勢殖民,小心翼翼地調和回避種族衝突。西班牙是強勢殖民。而英國則利用挑起種族衝突達到降低殖民成本的目的。。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51:39

這後果幾百年後才顯出不同來。從某種程度上說,西班牙的方式慘無人道,但是幾百年後,誰在意呢? -nearby- 給 nearby 發送悄悄話 nearb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09:03

Y兄好思考。 -簡丹兒- 給 簡丹兒 發送悄悄話 簡丹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09:43

問好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39:14

有比較深刻的思考。我覺得現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已經被塞進了太多的相互矛盾的內容,基於這兩個概念已經說不清任何具體問題。。。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34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24:59

問好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39:30

不是針對Y兄,這也是我對一大批學者,包括福柯,覺得他們因拘泥於主義而膚淺。福柯顯然比他的老師亨廷頓還退步了。。。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39:39

:)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01:45

福柯與亨廷頓差遠了,亨廷頓三十年前的預測至少應驗了,福柯的預言不到十年就破產了。:)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27:50

預測是否應驗,是偶然的,可能還為時過早下定論。但福柯對現象的理解和分析,過於唯心。很難讓人信服。。。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32:23

亨廷頓的預言是基於對曆史的研究,屬於那種移動平滑預測法。嚴格說也是經驗主義的。 -為人父- 給 為人父 發送悄悄話 為人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56:52

原帖似乎並沒有太多使用社、資兩個概念本身,而是用來考察一些因素的互動。唯物主義與道、德也不是不相容的。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176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45:31

年紀大了三天後不定忘了:先說一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所以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不是或不代表兩種對立的生產關係。。。。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07:08

有比較深刻的思考。我覺得現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已經被塞進了太多的相互矛盾的內容,基於這兩個概念已經說不清任何具體問題。。。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34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24:59

確實,最後就是拚文化。文化於一個國家,就像一個人的意識於這個人,是業力的最後綜合表達。 -中間小謝- 給 中間小謝 發送悄悄話 (92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0:59:53

問好小謝。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00:54

讀到後半句又笑了。。。。 -塵凡無憂- 給 塵凡無憂 發送悄悄話 塵凡無憂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1:01:45

嗬嗬,求仁得仁,各得其所~ -美東JJ- 給 美東JJ 發送悄悄話 美東JJ 的博客首頁 (216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2:46:03

雄文。站得高、看得遠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46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4:29:32

問好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5/2021 postreply 14:44: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