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是這樣。

來源: yfz9465 2021-01-24 12:56: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94 bytes)

“真諦”在此指得是存在本體的本質(形而上),而“公理”(你所提到的)是邏輯中自洽的知識。這兩端並沒有連續的通道。這也就是為什麽西方先賢將哲學範疇定義為“形而上”,“知識論”,與“倫理”的原因。由於“知識論”建立在語言的二元對立上,使得這兩端不可能連續。曆史上,許多西方哲學家都試圖嚐試從“知識論”走向“形而上”;結果他們不是停留在自相矛盾,就是停留在輪回認證。所以,他們說“哲學死亡”。當代科學(包括社會科學)還是在這條路上。用我的話說,這是一條腿走路。從佛教的傳統看,就是放棄了“心”。

在AI裏,通過芯片模擬神經元網絡;進而用它來做“圖像識別”。這與感知接近了。而且,它是機器自學的基礎。

所有跟帖: 

感謝y兄,看完頗受啟發,有點想法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如下: -愛城小魚- 給 愛城小魚 發送悄悄話 (1275 bytes) () 01/24/2021 postreply 15:00:59

問好仁兄。看法如下。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4/2021 postreply 15:32:39

問好仁兄,看法如下。 -yfz9465- 給 yfz9465 發送悄悄話 yfz9465 的博客首頁 (582 bytes) () 01/24/2021 postreply 15:44: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