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昧''是"遮蔽"的意思。之前,還專門搜過幾個法師的解釋,基本上也是把"不昧"解為"不惑於"。

來源: 中間小謝 2018-11-24 10:48:5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7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中間小謝 ] 在 2018-11-24 15:20:4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重提”不昧因果“stonebench2018-11-23 22:42:36

可能是考慮聽衆,他們都衹往淺處講。石兄的辨釋要透徹得多。

但我覺得這個解釋針對的是可在時間中呈現的因果("種瓜得瓜"),然而因果可以不在時間中呈現,如數學原理(譬如一個數學證明中前後兩個步聚的因果關係),任何一種功能都不能遮蔽它。好比生物學原理超越了物理學原理,但不能遮蔽物理學原理 - 生物不能違反慣性定律或引力定律。

於是,對原句的詮釋就是: 大修人雖然超越了因果律,但不能遮蔽因果律。

也許,細究起來,兩種因果是重合的: "時間因果"是"非時間因果"的起動所至,即"得瓜"其實已同時存在於"種瓜"之中。可能是如果強調"功能"就會從功能的角度來詮釋"不昧",故説"不遮蔽"。而佛教似乎著重於''意識",故説"不惑於"。"功能"大概更接近道家的觀念。無意間多了解了一點自己的氣貭。。討論交流確實是好事。謝謝。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