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我飄遊

五湖四海我飄遊

  • 呂大明

 .美感的錯覺

 

 從英國湖區客棧望向窗外,晚霞繞著高高的樹巔,似乎伸手就可捕捉到霞光,其實晚霞遠在天邊,從窗內這個角度林木繁茂籠罩視線,晚霞如飄遊的彩雲,遠離天邊浮於樺樹林的頂端,這是美感的錯覺。

 

 .晨間我在湖畔蹓躂

 

 Sometime a dropping from the sky/I heard the sky-lark sing.

 我聽到來自穹蒼雲雀的歌聲。──柯爾雷治(1772-1834)<古渡舟子吟>(The Ancient Marimer)

 柯爾雷治是英國湖上詩人之一,湖區也不隻有雲雀,眾鳥呢喃啁啾與水聲共吟出曼歌軟語。

 夜半醒來,月光在湖上洸漾出銀波雲浪,依稀燈火如螢光閃爍,湖區展現的美景,因時間季節心境而有差異。

 凜凜寒夜/空林荒漫/是否來自風聲淒淒哀號?──柯爾雷治<克麗斯特蓓兒>(Christabel)

 搭胡區遊舟,不是荒江野渡,是回憶英國湖上詩人,遠離繁華都城,在此度過悠悠歲月,在遁隱避世中寄情湖光山色,寄情於詩章。

 忽然眼前一片飛紅,正是桃花盛開的時辰,我聽到遊客中有人吟起柯爾雷治的詩句,我聽到詭譎神秘的詩音穿過朝雲暮雨,穿過花凋葉落的時間迷宮……

 在林壑清流中,在湖上詩人營造的美感錯覺中遊湖,時空的距離已不存在,不知今夕何夕?

 

 ?飲馬鹹池

 

 試問落英抄寫的詩箋,透露什麼神秘的往事?莫非問花花不語,問鳥鳥空啼。

 多少個夏日,我在阿爾卑斯山村度過,峰巒屹立,成群的飛鳥環山旋繞,聚散的流雲在山間遨遊,孤鷹營造英雄氣勢……

 我在消磨人間孤獨的歲月,與山間鳥語互作酬答,聽山民在節慶時吟唱英雄的悲歌。

 普魯士元帥布呂協(G.L.Pliicher 1742-1819)與英國元帥威靈頓(A.W.Wellington 1769-1852)他們曾聯手在滑鐵盧之役戰敗拿破崙,在德國詩人呂凱爾特筆下將兩位名將一老一少──一位是深思睿智的少年英豪,一位是鬢髮染上霜白的老將──在慶功宴上互相傾慕,寫得十分生動。

 英雄的史詩淡化我的孤獨。

 屈原是活在英雄式孤獨的境界,若木生長在崑崙,扶桑生長在鹹池,都是神木,屈原飲馬鹹池,在夕陽下採枝若木,悠遊於自己營造的天地,車夫月神望舒(又名纖阿)為他引路,風神威廉追隨身後,彩翼繽紛的鸞在前麵飛翔,雷神那位司掌雷雨的神豐隆,遲遲未到,倒是飄風帶來五彩的霓雲。

 屈原活在想像力極豐富的神話世界,那年代基督教的文明還未來臨,顯然他和莊子都是有神論,相信宇宙是有主宰的。

 

 ?燕來燕去春秋交替

 

 法國布內塔尼海鄉燕巢就築在鄰家的屋簷下,樓台上或木窗邊兒。

 一位布內塔尼的孩子朝著我說:

 「我懂得燕子的語言……」

 「牠們說些什麼?」我問,

 「說牠們告別,牠們會再回來。」

 「布內塔尼是牠們的故鄉啦?」

 「故鄉就在牠們的夢裡……」孩子唱起布內塔尼的鄉頌揚長而去。

 燕群飛在海上,飛過布內塔尼的城鄉原野。

 燕來燕去,春秋交替。

 德國詩人呂凱爾特,他將拉丁文的聖經譯成德文,他曾說:「我告別的時候箱子裝得滿滿,我再來的時候一切都已成空。」是鄉愁與時間的啼泣。

 縱然不是所羅門王,他懂得寫的語言,但花魂鳥夢,都是文學的語言,時間與場景已變換,不再是秦時的月光,漢時的關渡,時間歌悼銅雀臺英雄兒女的故事……

 時間將人生寫成一場空茫的夢,輝煌走過的路程都已成空,豐收的田疇一片荒蕪,曾經飄蕩的波濤萬丈已沉澱一片靜息……

 神聖的羅馬帝國腓特烈一世參加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淹死在小亞細亞一條河裡,德國民間傳說他仍住在基甫豪塞的山洞,他帶走帝國的聲威,他會再帶回來。

 英雄是不死的,是德國民間故事的主題。

 

 .剪春韭飲十觴

 

 暮色從阿爾卑斯山峰頂一路走下來,來到蕾夢湖畔,山頂的夕陽映著彩霞的光輪,送走了歸鳥……

 夕陽並不回顧來時路,我聽到<鬆風>這首古曲,其實是蕾夢湖畔高聳的鬆樹,在金風初送的時辰,奏出動人的樂章。

 杜甫以「岱宗」稱泰山,泰山的神秀是造化所鐘,它隔著齊魯兩地,我隻慕名,無緣登嶺。

 我在異國異鄉的五湖四海飄遊,雖然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他們也如熱情的鄉野人家,開了荊扉,斟了美酒邀客同飲。

 但旅人在飄遊的歲月仍然有種茫茫然的失落感。就如法國人所說:「穿越過時間」的低調。

 孤獨時人沒有一條路通向人間,人間的路都成了雪泥鴻爪,跡近模糊。

 我們這些歐洲文友,也像廣遼天際的參星與商星,遙遙各居一方,在多惱河月夜遊舟上,我們終於相聚了,文友中有位謝盛友,是謝安的五十六代孫,晉謝安遠隱東山,自稱「東山客」,後人以「東山客」為隱士的代稱,謝盛友寫文章、辦刊物、開快餐店,2014年當選德國班貝格市市議員,是歐洲華人從政的先例。想來謝安的後代都是芝蘭玉樹(《世說新語》謝安與謝玄的對話)

 多惱河月夜正演奏的「藍色多惱河」,遊舟劃出淺波輕浪,舟上文友似乎都陶然忘機,雖沒有剪春韭,飲十觴,都醉在多惱河月夜迷人的盛景。

 我多年患哮喘症,久已不參加文友的宴聚,那個多惱河月夜,我們仍然懷著古典文人雅士的幽趣,剪春韭,飲十觴。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6&nc_id=153922

呂大明1947年12月21日出生於福建南安,1949年前後到台灣,畢業於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後赴英國牛津學院高等教育中心進修,獲得利物浦大學碩士,後又入法國巴黎大學博士班研究。她1991年加入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為創始會員,曾任歐洲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現旅居法國巴黎。

呂大明曾任光啟社節目部編審、臺灣電視公司基本編劇、英國任密西塞郡M.C.C.S特約編劇。

呂大明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並編寫兩百多部電視劇。

呂大明獲臺灣耕莘文教院散文獎,青年文藝創作散文獎,全國青年散文寫作獎,臺灣省新聞處文學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好奇,Ruckert 什麽時候翻譯過聖經了? :-) -papyrus- 給 papyru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4/2017 postreply 08:39: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