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機場禮品店購買日本電飯煲的中國遊客
1999年,朋友結婚,在考慮了數天之後,就去大阪的電器街購買了一台厚釜的電飯煲送給了他們。因為朋友有胃病,希望能吃到像以前用鐵鍋煮出來一樣香甜的米飯。現在,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帶回家的高級電飯煲已成重要的禮品。
這對約占全球產量70%的中國電飯煲生產商而言,不能不說是個諷刺。
日本在上個世紀50年代研製出第一台家用電飯煲。隨著日本社會的經濟發展,以及新興國家製造業的崛起與競爭,日本電器巨頭們發現,如果產品隻是在原地踏步、不思進取,最終結果是要被中國產、韓國產的電飯煲擊敗。
1999年曾經對日本與中國的電飯煲行業進行過調查。當時中國產的電飯煲以簡單、價廉、耐用等作為宣傳,席卷了世界的電飯煲市場,幾乎占領了所有中低端的電飯煲市場。而日本廠商為了與中國競爭,也把普通電飯煲的製造遷移到了中國。日本製造商在放棄了中低端市場的同時,把目標都瞄準了電飯煲的高端市場。
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才是生產的動力。要做成好吃的飯有三大要素,也就是“米”“水”“火力”,其中“火力”是關鍵,是做“好飯”的竅門。當時每個公司都有一個目標:3-4年作為一個新品推出周期,推出一個新品種投入市場。在研製過程中,很多公司發現了“火力”是做飯的關鍵因素之後,就開始在電飯煲的加熱方式上進行改良。最先發現的是IH(induction heating)電磁誘導加熱技術,這種加熱技術可以使電飯煲的內膽受熱均勻,使米粒之間能夠保持平衡,最終獲得柔軟的口感。
就在發現這個IH技術同時,一位日本工程師又發現,電飯煲的內膽也是一個對“火力”有決定性影響的部件。起因是當年他回到鄉下掃墓時,正好看見有人在使用大鐵鍋燒飯,燒出的飯有一般電飯煲內膽沒有的飽滿。他回到公司以後,就嚐試用厚的鐵質內膽燒飯。這樣做出的飯味道很好,可還是有缺點,就是會有鍋巴的產生,如何解決這個沾鍋的問題,又成為前進路上的一道障礙。這時不沾鍋技術正在被逐步推廣與采用,在一種金屬表麵塗上一種特殊塗層,能夠解決鐵鍋沾鍋的問題。
電飯煲內部結構
在日本電飯煲製造商不斷推出新品種的同時,中國電飯煲製造廠商卻沒有把量的優勢化為質的優勢。根據筆者的觀察,在1999年時,中國製造的電飯煲還是基本保持不變的鋁膽,以上下分離式電飯煲為主,雖然有些改良品種問世,但還是簡單的薄型內膽電飯煲。當時觀念是隻要能做熟飯就好,至於在“火力”上的鑽研、研究與投入遠遠不如日本的同行。
一位參與開發新型電飯煲的日本工程師說,一個新型電飯煲從研製開始,到最後定型大約要用掉2噸大米。隻有把米的特性、電飯煲的特性研究透了,才能進行新產品發布。鬆下公司在研製新的內膽時,幾乎使用了所有的金屬,鋁、金、銀、白金等,最後發現銅的導電性非常好,如果與IH技術配合,效果幾乎完美。但是如果內膽全部使用銅材,成本太高,這樣就需要在工藝上變革,於是采用了電鍍工藝,把銅電鍍到鐵的表麵,以便達到銅鍋的效果,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最終獲得與赤銅鍋一模一樣的效果。這也成為鬆下高級電飯煲的一種標誌產品(非常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品種之一)。
幾乎每一家日本製造商的電飯煲發展曆史,都是一種挑戰極限的曆史。
高級電飯煲最初隻是供應日本市場,可海外觀光者到日本也發現了這麽好的電飯煲(當時前往日本觀光者,以高收入者為主),於是在回國時,就順便買一台作為自用或者禮物。當時生產的電飯煲都是日本電壓(110V),很多人買了電飯煲,還要買變壓器,很不方便。不久製造商發現了問題,很快多種電源對應的電飯煲被推出,使得購買者無後顧之憂。甚至有的地區還有喜歡吃鍋巴的,所以日本製造商特地開發,鍋巴電飯煲也就順其自然地麵世了。顧客的需要是製造的動力。
麵對來自海外的廉價產品,日本製造商都知道,一味地進行價格戰,最後不但不會戰勝對手,而且也會拖垮自己。隻有真正掌握顧客的需要,把自己產品與對手產品區別化,提高自身產品的內涵,增加附加值,這樣才會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以量取勝,或者以質取勝是不同公司的不同經營策略,但最重要的是以客戶需要為基本,這才是最根本的。
《中國新聞周刊》總第695期 文/橋本隆則
中國遊客因購日本電飯煲甚至致延誤起飛
從日本飛往中國的飛機上肯定可以看到抱著好幾個電飯煲歸國的中國遊客。
其實,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飯煲生產國,單價一般為人民幣100元到200元左右。然而,中國人在日本購買的高級電飯煲的單價為4到5萬日元(約合2500到3000元人民幣)。
價格相差如此懸殊,中國人為何還要專程從日本購買呢?日本電飯煲到底魅力何在?
日本的電飯鍋主要為IH(電磁感應加熱)式電飯鍋,內膽采用高級材料製成,調控壓力、利用高溫蒸汽等煮飯方式上凝結著各種高端技術。日立電器的“壓力&蒸汽真空熱封”係列電飯煲便采用了“土灶”原理利用高溫來煮飯。東芝電器的“真空壓力灶鍋”據說可以將陳米煮出鬆軟香粘的口感。三菱電機的“本炭釜”在煮飯時基本不冒蒸汽,可根據米品種的不同自由調節自己喜好的口感。
一名來自上海的男性公司職員購買了2個約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490元)的電飯煲,他說:“一個是送給熟人的,另一個自己用。”從杭州來日本做生意的謝利忠則為自家買了一個約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50元)的電飯煲,他說:“我每次來(日本),熟人都會拜托我買一個,這已經是第7、8個了。”禮品店的一名店員說:“目前為止看過最多的是一個人買了6個。”
另一方麵,還發生了一些令人困擾的事態。因為放入紙箱中的電飯煲有時放不進飛機內的行李架內。某航空公司員工談到:“有時在登機口需要把電飯煲從紙箱中拿出來,數量太多的話機艙內就沒有放的地方了。”據說還出現過不得不重新裝載乘客行李,導致飛機延誤的情況。
機場方麵向顧客呼籲:“有可能無法帶入機艙內,請一定要在登機口讓機組人員進行確認。”
《朝日新聞》
相關文章:
遙望故國
中日兩國
有關日本
中國人春節期間在日本掃貨排行榜(圖)
馬桶蓋後麵的消費煩惱
花期將至:日本各地賞櫻日程預測圖
為什麽中國的物價比日本貴
微博上發現:中國遊客去日本要買的12種藥品
訪日與反日一樣洶湧 中國訪日遊客時隔兩年再創新
中國遊客在日本最喜歡買什麽?
遊客大過天 讀領事館兩篇告示有感
從圖表中看到中日兩國最真實的差距
日本連續23年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
中國的“地溝油”與日本的ODA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