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運動的兩點大忌

來源: 大坐家 2014-10-03 03:10: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22 bytes)


香港的占中行動仍正在持續,從一些運動領導者的言論可以看出,他們正在步曆史上群眾運動失敗的後塵,不能不讓人為踴躍參加的青年學生們擔心。幸好,目前已經出現改正跡象,使人在緊張中稍微鬆了口氣。

中國的群眾運動,特別是六四的曆史經驗告訴我們,群眾運動容易犯兩大忌:

一為拒絕妥協。任何一個群眾運動,應該事先製訂高低兩種目標,高者是擴大影響,引起震動,施加壓力的討價籌碼,低者才是實際要達到的目標。若以高者為必須實現的條件,勢必陷入僵局,形成曠日持久的對峙局麵。妥協是現代政治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麵子無關,是在堅持原則基礎上的靈活,妥協是鬥爭成果,而不是失敗。堅持抗爭,不一定非要你死我活。那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觀念,現代人不改變,社會就不會進步,就還停留在殘酷廝殺的野蠻時代中。

二為長久街頭對峙。這一點是由上一點引起的。街頭集會易短不宜長,長則易衰。領導人為了刺激日趨鬆懈的情緒,必然要製造新的更加激烈的看點,但是它容易導致焦躁情緒蔓延,滑向失控,引來群眾厭煩,社會不滿,失去原本同情的中間力量。畢其功於一役,在其他國家(包括蘇聯這樣的強權國家)曾經實現過,但在中國目前的條件下,幾無可能。共產黨的進步是緩慢的,不過,確是在吸取教訓,不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不會輕易訴諸武力。當然,這也不代表他會主動放棄掌控權。任何統治者都會和一部分社會力量產生矛盾摩擦,何況共產黨積怨甚深,血債累累。批評督促他改惡從善,甚至反對都可以,激烈對抗則會走向最糟糕的暴力革命(中國有著極肥沃的土壤)。因此,在中國要考慮改革進程的長期性,不能急功近利。

可以說,上述兩點是衡量運動領導者是否理性、是否智慧的基本標準。如果,領導人不能改變,繼續觸犯大忌,跟隨的群眾就要警惕。否則承擔苦難的,最終將是普通群眾。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代人認為百姓擺脫不了被別人左右的可悲命運,現在呢?關鍵是百姓也要從曆史中吸取經驗教訓,以最小的代價,換取較大的利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占中的組織者一開始就沒搞清楚,這麽幹倒黴的是香港自己,對內地影響約等於0,因此也不可能指望TG讓步 -JieHu-- 給 JieHu- 發送悄悄話 JieH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3/2014 postreply 06:28:00

抓住問個好,上次你可能沒看見。祝賀你升職, -冰兵- 給 冰兵 發送悄悄話 冰兵 的博客首頁 (94 bytes) () 10/03/2014 postreply 08:10:32

如果大陸ZF從大陸百姓在香港安全考慮哪? -FL棉農- 給 FL棉農 發送悄悄話 FL棉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3/2014 postreply 15:04:47

有道理 -lynie2003- 給 lynie200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14 postreply 05:53: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