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與老舍的不同在那裏?
有人說“士不可辱”
老舍的死是個永遠的話題,有點文化的人對老舍的死,總是願意表現出一種耿耿於懷的模樣。
可是,不是“士”的,可不可辱?
比如祥子,或者,在富士康跳樓的年輕人,他們是不是被辱了?有點文化的人很願意表現一種不屑一顧的模樣,所以,一句“精神問題”就過去了。
跳樓與跳湖的區別在那裏?
是“士不可辱”,還是“不是士的盡管辱”。
有人說區別在思想,老舍有思想,所有不能受辱。可憐的年輕人,所以,就隻能是精神病
有些人的受辱是天經地義,而另一些人的受辱是大逆不道。隻是相對論的別扭之處。
就如,那些對階級鬥爭咬牙切齒的人,隻不過在捍衛一種天經地義的壓迫罷了,盡管這些人不會承認。
祥子們從來,一直,仍然是被壓迫的一群,他們一直在受辱,但是他們沒有跳湖。老舍不能受辱,就跳湖了。
這是祥子們與老舍的不同之處。祥子們有受侮辱的特權,而老舍沒有。
祥子們如果想少一點的侮辱,反抗的過程可能累及無辜,比如老舍,還有那些真正的,在捍衛一種天經地義的壓迫的人,這些人是不是紛紛跳湖了,可見思想不僅僅崇高,有時也會害人。
祥子與老舍的不同在那裏?
所有跟帖:
•
我並沒有認為是“士不可辱”的觀念導致老舍的自殺
-平沙落雁-
♀
(631 bytes)
()
01/11/2014 postreply
18:45:55
•
思想海闊天空,可以讓一個人自殺,怎麽可能是判別人的標準?
-英二-
♂
(77 bytes)
()
01/11/2014 postreply
20: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