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低微,父親不過是個旗丁,而且他還是個遺腹子,靠了旁人偶然的善心才有機會受教育,何來“士”的感覺?相反,他是最早把眼光往下看,去挖掘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作家,很難想象,如果他一副高高在上的“士人”架子能交上祥子那樣的朋友。
他能把祥子寫成個人主義破滅的典型,說明他跟共產黨的距離就差了一口氣,所以接受黨的思想幾乎不需要任何努力,他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了黨的利益,最終是為了祥子們的利益,包括打擊他的同行們也是如此,但文革初期的衝擊打破了他的這種思想,根本還沒來得及進行更進一步的汙辱和迫害他就選擇自殺了,比很多建國以來屢受打擊的文人們脆弱多了,就在於文革之前他的路子走得太順太得意了。
我並沒有認為是“士不可辱”的觀念導致老舍的自殺
本文內容已被 [ 平沙落雁 ] 在 2014-01-12 11:48:5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所有跟帖:
• 思想海闊天空,可以讓一個人自殺,怎麽可能是判別人的標準? -英二- ♂ (77 bytes) () 01/11/2014 postreply 20: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