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覺得,作為百善之先的孝,原始意思是很純潔高尚的。後來人們瞎解釋演繹,把很多無聊的東西強加到了孝的名下,結果是毀了這個百善之首。
二十四孝,隻是二十四個例子,對於理解孝有點參考作用罷了,切不可以為這是孝的涵義。
評選“十大孝子”,我是不以為然的,孝的定義及評選標準,都是些走了型的恣意妄為,應該是沒有什麽意思的活動。
最重要的是:有人以孝的名義作無聊的活動,能夠理解成孝本身的問題嗎?
這篇還比較基本合我的胃口。你認為,孝,是否在曆史演變中走型而麵目全非了呢?
所有跟帖:
•
一篇舊文答複你:
-悟空孫-
♂
(20678 bytes)
()
03/07/2013 postreply
11:25:57
•
非常感謝,我一定要把《孝經》找來讀讀:)
-相見時難別亦難-
♂
(0 bytes)
()
03/07/2013 postreply
11: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