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了yfz9465洋洋灑灑的大作和大明王朝短小精悍的回貼。感到是很有意思的交流。
兩位的觀點都很精彩,很受啟發 。建議所有在名義上喜歡哲學心理學宗教學,而實際上
喜歡腦筋急轉彎和愛鑽牛角尖的同學都去讀讀。:)
“什麽是哲學的內在經驗”一文涉及麵較廣。視角獨特,特別在討論佛學和哲學的
交集方麵,滿有意思。聽說過“漏盡通”,是一種修煉層次,不知是否到了這個境
界的靈肉就不會“有漏”了。覺知的過程講究“純”,不純的話,"靈敏度"就下
降,所以要不存“雜念”,這裏的雜念就有思辯的成分,這是最難的。一旦“純”
了,所覺知的就是完美而準確的,就會賞心悅目,渾身通透。靈魂升華,但卻隻可
意會而不可言說,一說就錯,真真到了“把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境界。
回到俗世,就印證了yfz9465文中關於藝術作品欣賞的諸多例子,我想很多人都會有
這樣的審美體驗。
在覺知(直覺)和思辯的關係討論上,我比較傾向於大明王朝的觀點。直覺和思辯是
靈魂的兩麵,缺一不可,在通往智慧的進程中,應該是並肩而行,相互印證的。特
別同意大明王朝關於語言在思辯中的地位。語匯和概念的形成和應用就是個思辯的
過程。”我覺故我在”還是不如“我思故我在”準確。因為“覺知”本身就是從
“我覺”到“我知”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思辯。沒有思辯,你還是不知道“我
在”。如此的“腦筋急轉彎”,不知說清楚了沒有。
其實,哲學與自然科學的一個最大的不同是它沒有一個可以依賴的公理係統,以便
辯論的各方可以據“理”力爭。所以往往陷於公婆互辯,全都有理。也許,最能起
到醍醐灌頂當頭棒喝的,唯一和哲學沾的上邊兒的,就是歌德爾不完備定理了。它
的出現曾讓無數學者和完美主義者痛心疾首。它的外延已遠超出了形式邏輯的範疇。
它說的就是,任何一套理論極其係統都不可能是既“完”又“美”的。換句話說,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東西。一個“完備”的理論係統,即可以詮釋係統
中一切“現象”的係統,對某一“現象”的詮釋必會出現兩條自相矛盾的結論。反
之,一個不存在上述矛盾的理論係統,美則美矣,但一定是“不完備的”或稱“不
完全”的,因為它一定缺少對另一些“現象”的詮釋的理論。我看把歌德爾不完備
定理應用到宗教問題的討論上最為合適。
看來,老子還真是個“看透”了的人。他的“道”就是道出了覺知和思辯的關係。既
不可“說”又不可不“說”,一“說”就錯,因為要說就要思辯,一思辯就不準確。不
“說”也錯。因為不“說”就不能印證“知”,不知又何來智慧? 這不等於“道可道
非常道嗎”? 。而他的名句:“知者不言”,本身就是個悖論。這個老玩童,他到底
是到底是“知”還是“不知”?
膚淺地胡亂說一通,也許是不著邊際,二位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