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所以覺得“我覺故我在”還是不如“我思故我在”準確,是因為對覺與思的差別分辨不清。這也是為什麽“我思故我在”那麽容易為人接受的原因。為說明,筆者再舉一個禪修觀察的例子。先讓我們對覺與思的差別做個邏輯定義,即 “思不同於覺是因為有語言符號出現”。筆者在禪修心很靜時觀察到如下現象,一段時間裏,隻有覺,而沒有任何語言符號出現。在覺察到一個饑餓感受後,慢慢升起一個“我”的意念,過一會又升起一個“餓” 的意念,然後慢慢升起一個“了” 的意念。之後恢複平靜。每個字之間有一段時間間隔。心靜時,間隔長,而心不靜時,間隔短。所以對筆者來說,我覺在我思的前麵。但是,在沒有深入修行時,我覺與我思是重疊的。因此,筆者非常理解你為什麽更認可“我思故我在”。實際上,如果很多人都有修行經驗,筆者就不必寫美感,靈感和整體感了。
本來不想講,後來想想還是與你探討那“腦筋急轉彎”的問題。
所有跟帖:
•
動物也能覺啊,“我覺故我在”,處在覺階段的人和動物沒區別?
-lilywxc-
♀
(0 bytes)
()
02/25/2013 postreply
06:37:29
•
動物其實也思維,也有它們的語言的。難到“覺”要回到底級到隻有神經反應的生物階段?
-lilywxc-
♀
(0 bytes)
()
02/25/2013 postreply
06:41:09
•
動物也有覺。但與人類覺的差別,筆者不清楚。但佛說,動物也有佛性。
-yfz9465-
♂
(0 bytes)
()
02/25/2013 postreply
06:50:32